泗县:对标沪苏浙 打造制造业强县
来源: 送服办 2021-11-04 16:16:06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近日,2021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对外公布,位于泗县开发区的安徽和佳医疗用品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和企业综合实力上榜,这也是此次宿州市上榜全省制造业综合百强的两家企业之一。

2021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依据企业2020年度主要经济指标确定,由安徽省工商联、省经信厅、省市场监管局共同发布,分营收百强、制造业综合百强和服务业百强3个类别。安徽和佳医疗用品科技有限公司此次上榜的是全省“制造业综合百强”,位列第78位。

安徽和佳医疗用品科技有限公司是泗县2016年从江苏引进的一家专门生产医用手套的企业。2017年10月投产后,企业生产流水线逐年增加,流水线最多时达到34条。与普通工业企业不同的是,为了增加产能,企业采取人歇机不歇的生产方式,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

2020年初突发新冠疫情,国内外对医用手套的需求量大增,为了尽可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率先复工并开足马力生产,并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生产产能再次得到提升。

生产流水线24小时高速运转,生产技术改造也“快马加鞭”。年初以来,为了让企业“二次腾飞”,公司投入1亿多元专项技改资金,采取分批改造的方式,对生产流水线进行升级改造。按照计划,从2021年起,公司将逐步淘汰PVC手套生产线,全部改为生产市场价值更高的丁腈手套,用“自我革新”的方法,让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为工业强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泗县虹乡创谷产业园内的安徽豪利鞋业有限公司,“哒哒哒”的电动缝纫机声和“咔咔咔”的剪裁声不绝于耳,只见数百名工人在针车、丝瓜络浸泡和切割、包装、制鞋智能划线等不同的生产工序上有序忙碌着。

“我们年初搬迁进了新的厂房,当时最担心的就是水电气网等保障措施跟不上,耽误生产进度。没想到短短的十天,公司各条生产线就实现了满工满产,这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快。不夸张地说,在泗县,政府对企业这样的服务和保障速度,完全可以赶超一线城市。”该公司常务副总张孝前感慨道。目前生产的药物布鞋和丝瓜络药物布鞋已经成为该公司的“明星产品”,从小县城“走”上了大舞台。“我们的布鞋不仅销往长三角一带,还广受中东、欧美、东南亚等国外顾客的青睐,取得这样的好效益最主要归功于泗县良好的营商环境。”

张孝前点赞的背后,是泗县实施“对标沪苏浙,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最优县”活动跑出来的“加速度”。该县要求县人社局、县发改委等十余家营商环境各指标单位要主动对接沪苏浙,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我们组织人员学习江苏、上海等地的报装时限、收费标准、所需材料等,继而按照‘能并则并、能简则简、分类处理’的原则,形成符合我县实际的内部流程并联审批制度,将企业获得用水办理流程优化再造。”泗县首创水务公司负责人介绍,经过对标先进,目前企业用水由原来的7个报装环节简化到现在只需要用户报审、现场踏勘、接入挂表3个环节即可完成业务办理,所需材料也压缩了80%。

为企业送来“解渴水”只是泗县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的一个缩影,倒逼部门改革创新,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全省最少;出台高素质人才引进政策,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人才需求;打造规范便利安全的金融生态,努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中小微企业的贷款获得率……一系列有效举措的实施,让泗县营商环境和市场活力有了“看得见”的变化。

“从办执照、税务登记到刻制印章,没想到只要半天的时间就能完成开办企业的全套流程,简直是‘秒杀’速度。”泗县新发地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钱传刚接过免费刻制好的印章后,不断夸赞泗县政务服务的高效便民。该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时容介绍,全县各个单位窗口切实优化审批服务,运用实名认证、电子执照、电子签名等技术,逐步实现商事主体备案事项全程网办,拓宽“全程网办”覆盖面。企业申请人只需携带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就可以直接到县企业服务大厅企业开办综合窗口或委托指定的银行窗口直接办理营业执照,实现企业登记“无纸化、零见面、不跑腿”。

“千难万难,缺钱排在第一难。多亏了泗涂产业园牵线搭桥,缓解了我们资金上的难题,我们企业的发展速度才能一直保持稳定。”在安徽欧力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庄明杰有感而发。他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因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公司出现了资金临时性周转困难的情况。正在自己为此一筹莫展的时候,泗涂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带着银行的工作人员就上门了。“泗涂产业园作为担保方,拿出1000万元作为抵押风险补偿金,针对企业即时资金需求,和银行对接适时推出‘园企贷’,企业200万元以下的贷款不需要任何的抵押,而且随办随贷。”工作人员的一席话给庄明杰吃了一颗稳稳的“定心丸”。“有了政府部门的担保,我们申请到了500万的贷款,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泗县建立健全“一个行动、一套方案、一位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落实推进机制,随时发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确保“对标沪苏浙”专项行动顺利推进,不断壮大企业“体格”。2021年以来,共解决企业在项目审批、用工、纳税申报等方面的问题36件。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宣传贯彻落实制造强省、制造强市、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推荐飞凯电子等8家企业申报制造强省“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择优奖补”。甘滋罗食品等6家企业申报制造强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择优奖补”。好派文体等6家企业申报制造强市“新增规上企业奖补”,并组织明洋电子等2家企业申报“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兑现安徽泗州拖拉机、安徽科欧达电子申报我县招商引资奖补资金27万元。帮助停产企业恢复生产。按照“分级走访、多方联动、全面覆盖”的原则,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停产企业调研走访,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60余个。鼓励企业开拓销售市场。组织讴歌电子、本松电子等企业参加深圳电子博览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大型会展,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下一步,我县将以‘六个一流,即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一流的园区发展环境、一流的要素保障环境、一流的交通物流环境、一流的城市宜居环境、一流的平安法治环境为目标,对标营商环境的高点,在服务理念、政策环境、工作作风上与沪苏浙全面接轨,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泗县人民政府县长王汝娜说。(通讯员 送服办)(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