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课后延时服务在宿州十一中教育集团有序开展。在通济校区提前对学生意愿做了调研,对老师的特长进行挖潜,对活动场地进行精心的布置。数学组老师袁道亮开发了武术课,历史组刘朝荣开发象棋课程,物理组组长冯成龙带领组内成员开设以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的物理天地兴趣小组……在大家 的致努力下,开发了“电脑编程、法治天地、音乐合唱、生物实验、电影赏析……”一共开设了27个社团供学生们自主自由选择。
每一个新事物的诞生,都是在实践中探索经验,“课后服务”也不例外。作为田径社团的指导老师尹慧,说她也在摸索着发现和成长,她累并快乐着。
尹老师负责的田径社团学生报名人数最多,来自15个不同班级,学生学习目标不同:选择田径社团的学生一是喜欢田径活动,想通过田径挑战自己;二是田径方面有特长,想提升个人能力;三是想通过田径社团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为中考体育加试打基础做准备;四是喜欢社团负责人的教学风格,想在体育课之外的时间与老师深度探究田径的乐趣,期待创造新的教学化学反应!五是家长建议孩子选择田径,对增强孩子的体质有非常快的作用。以上原因,导致学生田径水平不一致,教学难度增大,内容设计困难等。通过一个多月的摸索探究学习,尹老师在田径社团形成了“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的结对帮扶教学模式。通过选定田径特长生,任命其组长职责,充分发挥田径特长生的田径专项特长“好带差,优帮弱”,以小组自主学习为主线,游戏竞赛为副线,传授学生田径专项知识技能,科学学练,逐步提高。810班胡难得同学听从辅导老师对他个人的技能建议和训练计划,从不会跳绳到现在一分钟190多,体重从166斤到现在的146斤。个人十分满意自己的变化,同时给自己制定新的计划和目标。808江浩天发现田径社团的学生进步很大,于是从电脑编程班转到田径社团,400米由原来的两分多钟到现在的一分35秒,实现了个人突破,潜力巨大,自信倍增,学习田径的热度也越来越高,家长反馈也是高度认可,感谢学校的课后服务活动,感谢田径社团的开设。
学生代表十一中通济校区807班陈绎帆说:在合唱团跟江河老师唱歌是最开心的事,我们排练的小合唱希望能在学校的艺术节晚会上演给家长 和老师们看。
课后服务工作还在继续,教师的探索发现也在继续,学生的素质提升也在继续,我们相信,有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家长高度的支持认可,教师用心的教学钻研,学校全力的后勤保障。宿州十一中教育集团课后服务,是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社会“最美的期待”。
宿州十一中教育集团秉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实际困难”的思想,切实做好校内的课后服务工作,既满足学生在学校多样化学习的要求,又缓解家长的“接娃焦虑”,也促进教育民生工程的真正落实。令学生愉悦舒心,令家长肯定放心,令社会满意安心还需要教育工作者更用心地去实践和探索。(通讯员 教体局)(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