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安徽省委,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反映:
薄壳山核桃种子俗称碧根果,是深受欢迎的坚果食品,含油率高,且是高档木本油料、珍贵用材和优良的观赏树种,极具发展前景。
当 前 现 状
薄壳山核桃的原产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纬度约24~40°N,而我省纬度29°41′~34°38′N,正好位于其原产地纬度内。尤其我省皖北、江淮及皖东丘陵地区,适生经济林树种较少,地势相对皖南较为平坦,更适合集中推广薄壳山核桃。薄壳山核桃还是很好的扶贫树种,四旁栽植、科学管理,单株产量可达20kg、增加收入1000元,且结实量逐年增加、管护难度持续降低,为劳动强度较弱的贫困户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极具发展前景。
具 体 建 议
为此,建议我省在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中,适度加大薄壳山核桃种植推广力度,并逐渐引导其形成产业集聚和我省林下经济发展特色。
一、挖掘造林价值。抢抓林分调整优化机遇,出台相应政策,将部分已进入过熟期杨树逐步科学更新,改造成薄壳山核桃林,既能实现生态防护功能,又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发挥经济价值。通过政策引导、专家科学推广和林农大户的示范带动,激发社会资本发展薄壳山核桃的内生动力,鼓励各地以点带面,结合用材林建设培育果材两用林,实现多重效益兼收,不断增加木本粮油生产的潜力和规模。
三、强化科技支撑。联合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林科院等,组建专项研究团队,针对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存在的瓶颈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尽快培育出多用途良种,解决关键技术,形成系列成果,进而将集成技术加快推广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四、增强发展能力。在《安徽省油茶丰产示范基地建设指南(试行)》中,增加薄壳山核桃基地建设指南,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探索通过林权质押、林业资产抵押、林业政策担保等方式获得直接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核桃贷”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