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朱楼镇:退伍兵变身网格员 强帮扶有力促振兴
来源: 李艳龙 贾钊 2021-11-08 14:39:31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这个月拿了1100多元工资,真的要感谢我们村的网格员为我找的这个公益岗。再加上特困的收入,我这一个月也不少咧。”日前,砀山县朱楼镇邵楼村村民于加夫高兴地说。 

于加夫口中的“网格员”指的是邵楼村的陈培周。陈培周退伍后在村内担任网格员职务。今年8月份防返贫监测时,陈培周了解到于加夫有就业的需求,便主动帮其协调、落实帮扶政策,使于加夫成为一名村级保洁员,有效提高了收入。   

退役军人为何成了“网格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对防贫对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筑牢防止返贫的最前沿防线,砀山县创新思维,将“网格化”治理与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联动”起来,运用“网格化”精细管理模式,将责任落实落细到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便有了村级“网格员”。    

为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网格化管理,朱楼镇实行网格员三级管理:镇作为一个“总网格”,镇党委书记担任总网格长,负责全镇防贫网格全面工作;行政村内划定若干网格片区,村“两委”干部担任网格片长,负责网格片区内组织协调管理工作;每50户左右相邻农户设置一个网格单元,设1名网格员,负责网格单元内包联入户监测排查。目前,朱楼镇7个行政村共设立526名网格员,覆盖全部农户,建立逐级负责、上下联动的“金字塔式”防贫监测帮扶组织体系。

同时,朱楼镇各村每月召开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会议,通过各级网格员加强入户走访,掌握包联农户因病、因灾、因意外等可能产生致贫返贫风险的“病灶”,以及“两不愁三保障”等状况,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相关情况,发现疑似风险及时上报,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网格员“及时发现、快速响应、服务群众”的作用,使网格管理有效防止返贫致贫,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通讯员 李艳龙 贾钊)(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