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为增强群众水土保持意识,回应关切,11月4日,宿州市水利局召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宿州市政府新闻办主持,宿州市水利局分管负责同志作新闻发布,参与发布会的新闻媒体有宿州市广播电视台、拂晓报、宿州发布、宿州发布网和中安在线等。
近年来,经过一系列治理措施,宿州市水土流失面积连年减少。2019年水土流失面积较2018年减少6.01km2,降幅6.56%。2020年水土流失面积较2019年减少2.59km2,降幅3.03%。一是科学编制水土保持规划。2018年,《宿州市水土保持规划(2017-2030年)》编制完成,经市政府批复同意,于2018年6月印发实施。二是落实“放管服”改革,推行区域评估。全面完成省级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工作,对开发区内生产建设项目实行“承诺制”管理,压减水土保持方案审批范围,优化审批管理程序,受理42项承诺制办件,提升了服务效能。三是建立水土保持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联动,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水土保持工作机制。四是严肃查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对遥感监管281个违规项目全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销号。将4家企业列入水土保持“重点关注”名单,实施信用联合惩戒,让违法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五是加强业务培训,注重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世界水日”、“水法宣传月”和行风热线等多种形式,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力度。每年邀请水土保持资深专家,对市县干部职工开展培训,并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进党校”活动,强化党校学员们对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和水土保持工作的了解,为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打下坚实基础。
发布会还重点介绍了我市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近年来,宿州市围绕小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乡村振兴实施了萧县官山清洁小流域及泗县赵沟小流域等2个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125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6平方公里。项目建设充分结合当地旅游、农业等产业发展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既保护了水土资源,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又提高了群众收入,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通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下一步,宿州市将大力推进埇桥区夹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按照“三沿、三边”战略布局,围绕夹沟镇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营造生态屏障,建设夹栏河沿岸生态廊道,打造美丽和谐新夹沟。(通讯员 刘万达)(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