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江淮大戏院建成“安徽戏剧博物馆”
来源:省政协徽黄室 2021-11-10 11:40:16 责编:周晓东 刘鹤

安徽省江淮大戏院是新中国诞生后我省标志性建筑,自1954年12月30日建成之后,成为安徽省政务会议和文化演出的重要场所,被群众称之为“安徽人的人民大会堂”,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007年江淮大戏院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跨入21世纪,由于种种原因,江淮大戏院不再用作重要会议的会场,2005年招商引资承包给安徽省万盛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改作娱乐场所。根据国务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2020年国务院令第732号)第二章第七条规定:娱乐场所不得设在被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内。因此,江淮大戏院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不能再用作商业性娱乐场所。

江淮大戏院的承包合同即将于2022年3月到期,届时,大戏院面临着朝哪个方向提升改造的问题。建议将其改造成“安徽戏剧博物馆”。理由如下:

一是安徽是戏剧大省,有31个戏曲剧种,在全国位居第三。徽班进京、黄梅戏享誉世界,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目前我省尚无戏剧博物馆,而江淮大戏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安徽黄梅戏徽剧等戏曲的摇篮。梅兰芳、侯宝林、严凤英、丁玉兰、马金凤等艺术大师以及蒋大为、朱明瑛、苏小明等著名演员,也都曾在这里有过精彩的表演。浩瀚的安徽戏剧资料需要有一个博物馆展陈,傩戏徽剧黄梅戏等丰富的非遗剧种也需要有“活体传承”的剧场,江淮大戏院若能改造成“剧场里的博物馆,博物馆里的剧场”,可谓“珠联璧合”,能够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二是保留和传承安徽重要文脉。江淮大戏院以其外貌雍容、内饰典雅、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而卓尔不群,半个世纪以来我省党代会、两会都在这里召开,尤其珍贵的是,周恩来、陈毅等开国元勋、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莅江淮大戏院作过重要报告。这是安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红色记忆宝库。江淮大戏院若能提升改造为别具一格的“剧场里的博物馆,博物馆里的剧场”,通过开国领导人莅临、省内大型政治活动首选场地等唯一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特点,运用好所有素材重现这些场景,可以“以文化人”,唤醒参观者的红色记忆。

三是打造文旅产品,将“创意无限”最大化。江淮大戏院是民族建筑风格的典范,外观大气、庄重,厅内富丽、典雅,体现明清徽派建筑的经典风格。屋檐之上仿明代黄绿两色琉璃瓦,错落有致;主体两侧36级台阶的外扶梯,形同有力的臂膀拱卫主体;前厅正门前12级磨花石阶步步抬升,气宇轩昂;观众厅上下两层,有1420个沙发座席呈阶梯式延伸,四周16个赤柱环绕,宫灯垂悬,彩穗飘逸;厅内梁柱均以古典宫殿图案浮雕装饰其上,配以宫灯、壁灯,相得益彰;天棚图案36方,方方精雕细琢,精彩绝伦,流光溢彩。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保存价值。若能提升改造为“安徽戏剧博物馆”,在传承和发扬好戏曲文化的同时,着重做好公益项目,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丰富旅游内容,满足游客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必能成为文旅精品、网红打卡地,为新百年的安徽增添一个文旅新亮点。

据了解,合肥市正在进行以淮河路沿线为中心的老城区改造,江淮大戏院相邻的原合肥市政府南大楼也在改建为“合肥城市记忆馆”、北大楼改建为“合肥城市建设博物馆”。淮河路步行街改造计划的整体设计格局与“江淮大戏院”未来发展方向将不谋而合。

四是打造 “安徽戏剧博物馆”符合当下推进长三角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江淮大戏院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的征途中,可再担文化创新新使命,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努力把“江淮大戏院”这张城市名片的影响力充实壮大,更好促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

 (省政协徽黄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