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不能只靠“名录”
来源:江淮时报 2021-11-12 15:55:47 责编:何小龙 刘鹤

◆毛建国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文明的鲜活载体,维系着历史记忆,寄托着浓郁乡愁。近年来,一批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相继发布。未纳入保护范围的村庄仍处于放任自流,存在“有乡村没乡愁、有新房没灵魂”的状态。半月谈记者在辽宁葫芦岛、锦州等地调研了解到,当地一些村庄已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加以保护,但部分传统村落保护现状仍不容乐观。(11月9日 半月谈)

所谓不容乐观,其实还是相对含蓄说法。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有着600年历史的传统村落,有的房子年久失修,自然坍塌;有的村民翻盖新房,拆旧建新,由此导致传统民居逐渐减少,村庄文化传统日渐消亡。半月谈记者甚至发出了“六百岁传统村落挡不住‘失魂落魄’”的感喟。

这种情况,在全国都具有一定普遍性。在很多人心灵深处,都有着乡村一席之地。哪怕离开乡村多年,哪怕没有乡村经历,依然有着乡村情结,凝结成乡音乡愁。这种情愫,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村落基础上的。

与“病急乱投医”对应的,还要警惕“病急乱怪医”。正如现在,面对“六百岁传统村落的失魂落魄”,能简单怪责原住民吗?记得某地推行老城区改造,当地有些官员和文化学者反对,认为应该原汁原样保留老城区,把资金用在建设现代化新城区。当地领导在大会上问了一句话,“你们这些反对的,有谁居住在老城区?你们有不少人是在老城区长大的,对老城区有感情,但你们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搬了出去,有没有想到留下来的人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迫切渴望改善居住环境?”这席话当场就引起了一阵反思。

保护、传承和利用,不是简单对立关系,不能把传承利用狭义地理解为原生态放任不管,三者之间可以找到平衡点,能够实现共赢的。这里指出的一点,就是外部人和原住民之间的视角,可能并不是完全重合的,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维系乡愁并不是简单的事,有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合理的,必须得到正视和尊重。真要走进就会发现,村民未必对传统村落没有感情,只是,有的自身财力有限,没有能力保护老房子,还有的都已经离开了乡村;有的只有一处宅基地,建新只能拆旧,必须推倒重来。

村落的形成是因为人,村落的传承也必须靠人。这里的“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的实力。传统村落的保护,单单是修缮维护,就需要很大资金投入。而在保护传统风貌前提下,让村民享受现代文明成果,更需要持续巨大的投入。单独村民,力不能及。二是人的能力。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根本在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现在倾向性思路是发展旅游。可这并不容易,人才从哪里来?有位村支书感慨,“我们想借助传统村落打造旅游景区,但是缺人才、缺理念、缺资金,在具体操作上一头雾水,村里也不知道该怎么搞”。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保护和转型就是一句空话。

事实证明,列入名录的受到了更多重视,得到了更好保护。但是,传统村落保护不能只靠“名录”。一方面,名录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传统村落都列入;另一方面,即便列入了,也不是万事大吉,也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这里的关键,还在于聚焦“人”这个核心,尊重原住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更多资源涌向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