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打造文化乡村,培育文明乡风,让村民生活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精神乐起来,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真正实现。基层文化惠民工程的落实,打通了基层文化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有力推动基层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大泽乡镇高度重视文化惠民工作,四举措用“活”文化惠民。
将文化惠民浓缩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
探索常态化文化惠民工作考核机制,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文化工作督查建设,形成周排名、月评比的常态机制。积极动员辖区五老人员、妇女能手等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解放思想、沟通想法,释放缓解压力和不满,从而减少矛盾纠纷,营造积极和谐的良好氛围,营造安全稳定的生活大环境,从而维护稳定大局。
将文化惠民锻造为加快人才培养和提升的“助推器”
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力度,通过现场教学和异地观摩等形式的开展,努力锻造一支业务强、素质高、成效快的文化工作队伍,通过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落实文化工作者的保障待遇,真正留得住人,留得住优秀人才,全面助推干部队伍的能力提升,营造你追我赶的积极奋进氛围,确保工作取得实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将文化惠民提炼为打牢共同理想信念基础的“凝固剂”
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文化惠民工作,坚定理想信念,首先解决好、统一好思想观念问题,依托文化惠民工作的开展,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和观念,传递好党的声音,树立一盘棋思想,思想引领,方向明晰,路线正确。结合当前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用文化惠民的方式落实学习成效,将为群众办实事办到每个群众的心坎上
将文化惠民绘制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调色板”
多渠道增加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因地制宜,研究特色乡土文化,让农民在传承中融入时代精神理念。变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挖掘乡土艺术家。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增强一线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断丰富基层文化活动
文化惠民工程,对促进文化建设发展,促进乡风文明,乡村振兴,弘扬新风尚起到十分重要作用,我镇将持续加大重视,积极整合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发展地方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品味,扩大对外知名度,促进群众精神文化素养的提高、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把文化惠民用“活”,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通讯员 沈倩倩)(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