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张村镇: 紫皮“蒜”大文章 振兴乡村有希望
来源: 张涛 2021-11-19 17:03:59 责编: 武长鹏 余红霞

初冬时节,在安徽省利辛县张村镇杜竹园村刘小桥庄,青青的蒜苗已有10多公分长,随风齐刷刷地摆动,绿意一片,“紫皮蒜种下去了,一瓣变十瓣,所以紫皮大蒜要想长得好,蒜种就很关键,我流转了180亩地,种的都是优质紫皮大蒜。”大蒜种植基地负责人刘小伟边收拢地膜边说,“我们优选的大蒜种都需要掰成瓣,再分拣出来大个饱满,完整饱满挺实的才能被留作蒜种种植,我们全部采用机械种植大蒜。”

image001

刘小伟早些年在外地务工,2019年他决心返乡创业,流转了180亩的土地,种植传统农作物小麦和玉米。2021年开始,他转变思路,根据市场需求,经过市场调查,决定种植紫皮大蒜,一亩地产量五千斤左右,能收入一万元左右,去除人工、肥料、种子等成本,一亩地纯利润也有八千元左右。

在大蒜种植基地里,刘小伟和十几名村民们忙着管理田里的大蒜,村民们蹲着或坐着,手里的活不停,人也在向前走,一眼望不到边的地头里,他们埋着头,熟练、精准、手脚麻利地整理地膜,破膜勾苗,为明年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在田里忙碌的村民刘兰美高兴的说:“我家就在这附近住,每天都来蒜地干活,一天能给60元钱,我们夫妻两人都在这干活,主要就是整理地膜,把没破出地膜的蒜苗勾出来,简单还不累人。”

“我们能在家门口的大蒜基地里就业,靠自己的劳动增加收入,既不耽误挣钱,也不耽误接送孙女上学”村民程大爷乐呵呵的说。

产业兴旺是巩固脱贫成果强有力的保障,张村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下真功夫,促进乡村振兴,杜竹园村大蒜种植基地积极响应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在大蒜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将农民的土地变成增收的资本,积极探索“基地+加工+销售”发展模式,带动附近农户参与种植,扩大种植面积,让更多的农户通过大蒜产业增收致富。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张村镇积极引导群众走农业高产高质高效之路,拓宽百姓增收致富渠道,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植业,积极鼓励村民返乡创业,通过发展实施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全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张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