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厕所是土坑,在路边很不卫生,厕所革命后,房前屋后没有臭味了,夏天蚊虫也少了,冬天不怕冷,政府还安排了统一掏粪,真的为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省去了很多烦恼,感谢政府、感谢党。”灵璧县杨疃镇杨集村退休教师杨荣光高兴地说。
近年来,杨疃镇党委政府把“厕所革命”当作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把民生工程变成“幸福工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力推广了三格式化粪池式改厕模式,截止到目前,全镇改厕3000多户。通过改厕,改变了群众传统的环境卫生观念,提高了环境卫生意识,村容村貌持续向好,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整体谋划,有序推进。杨疃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厕所革命”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强部门协调、积极沟通,严格落实相关单位主体责任,将改厕工作与干部考评、村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对改厕对象摸底和改厕工作进度,每周进行排名,形成了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按照公厕建设进度计划,督促工作落实,确保按时完成农村公厕的新改建计划。
宣传引导,精准摸底。杨疃镇在工作之初就大力宣传厕所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会议、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改厕政策宣传,建立“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改厕宣传、责任机制,让干部深入村组,与群众“面对面”“点对点”进行宣传交流,同时对有改厕意愿户,核定了建设的选址范围。
专项资金,保障落实。项目资金是“厕所革命”工作开展的“生命线”,为确保农村公厕新改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杨疃镇财政设立农村“厕所革命”专项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公厕的新改建项目,有力保障农村公厕新改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强化管理,提升成效。一是推进首厕过关。镇要求各村必须开展“首厕过关”,要求每个村准备好三个改厕的施工现场,由镇改厕办实地查看施工质量,施工队现场进行全流程施工,合格后方可进行大范围施工。在每个村都打造一个示范片区;二是落实质量从优。对厕具实行统一采购,把好入口关;严格厕坑尺码和回填压实环节;厕具水泥盖面明确要求盖板内要使用“三纵四横”小钢筋,防止开裂。三是进行工作督查。镇改厕办不定期到村开展改厕工作督导,及时通报问题,定期通报改厕工作进度,以强有力的督导确保摸排工作快速推进、改出实效,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
建管结合,作用发挥。建设只是第一步,后期管理才是重点。为健全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的农村公厕长效管理机制,杨疃镇制定《农村公厕管理方案》,包括管理间管理制度、公共厕所管理制度、公厕管理牌上墙等内容。杨疃镇将农村公厕日常管护情况纳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考核范围,每座公厕配备1名专职保洁员,工资与考核结果挂钩。
下一步,杨疃镇将在推进厕所改造工作上持续发力,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入手,补齐民生短板,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以“厕所革命”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 王庆明)(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