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供电公司:恋家的“电经理”
来源: 陈志 2021-11-30 15:22:29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赵俊宝是砀山县供电公司葛集中心供电所一名普普通通的供电服务员工。说他普通,是他常年身着工装,永远都是那么几件洗的泛白的帆布工作服,但胸前的“国家电网”四个字总是新鲜的发亮;说他普通,是他常年都在线路上“游荡”,每一棵电线杆,他都如数家珍,可以给你娓娓道来它的故事和历史;说他普通,是因为他在家人的眼里如同匆匆的“过客”,而在百姓的心里他是亲密的“自家人”。

微信图片_20211130151844

高寨村地处葛集镇东北一隅,两面环绕着美丽的高寨河,民风淳朴,风景秀丽。赵俊宝就出生在这里,从上学、参军到工作,一步一步和家乡紧紧相连。

当年,退伍后他是可以到县城工作的。他竟然“神使鬼差”的选择了回到高寨村当了一名不起眼的农村电工。从带领村民修桥、修路、架设电线开始,到治理河道、栽培油桃、银杏……现在的他依然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

当别人问起缘由,他总是乐呵呵地表态:“我就是一个农民,离开了土地,总觉得生活缺点什么,我是农民的儿子,离开了这片生我养我的地方,心中总有太多的惆怅”。

走在高寨村的村道上,两旁的红砖楼房整齐有序,四季常绿的植树和春秋变幻的花儿总是让人走走停停,电杆如同忠诚的卫士直直地站立。

自从成为村里的“电经理”,他就一直是骑着自行车,肩挎一个鼓囊囊的电工包。夏天是汗流浃背的身影,他是全村最“黑”的人;冬天是被风割的道道深痕的脸庞,他成了全村最“红”的人。

高寨村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过去青灰色的村庄早已被高大的银杏树覆盖,春天的碧绿和秋季的金黄伴着村民们不变的笑声;高寨河的水依然是清澈的,只是两旁多了好多的亭子和桌椅,那是给游人准备休息的地方。

赵俊宝也由当初的满头黑发到现在的鬓角泛霜雪,当年的自行车也变成了电动三轮车,不变的是车上依然还是满满当当,从挎包到工具,俨然就是一个流动的“电工房”。

2021年5月份,高寨村迎来乡村振兴工作队。村民们惊喜地发现,赵俊宝竟然成了扶贫队的副队长。轮到他做表态发言时,村民的掌声竟然让准备了一宿的他“无言”了。“家乡把我养大,我爱我的家乡,我要永远都服务于家乡”。只是这句话让村民们记忆犹新。 

面对今年雨水大、水果销售难的“囧境”,赵俊宝和工作队的同事走村串户听取意见,从田间到地头调查走访;先后开通了直播、抖音等平台,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政策,传达致富信息共享。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滞销的农产品已经得到了关注,而今,他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产业升级、农业转型”的新战场。

赵俊宝由一个普通的士兵转变为一名普通的“电经理”,一干就是30年。尽管普通,但他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通讯员 陈志)(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