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黑塔镇大力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行动,健全工作机制,建强工作队伍,压实工作责任,营造“人人参与、全民动手”的浓厚工作氛围,“扫黄打非”进基层站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文化市场和文化环境风清气正,为美丽黑塔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文化支撑和舆论支持。
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负责人、宣传委员为副组长,综治办、文广站、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等多个部门组成的“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领导责任,在镇级成立“扫黄打非”联络站,在各行政村设立“扫黄打非”联络点,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和工作培训,引导村居充分发挥“扫黄打非”基层站点作用,进一步提升“扫黄打非”的治理效能。明确网格负责人、巡查员、信息员的责任分工等。同时,还积极邀请部分乡贤,文化带头人,文化志愿者加入,做“扫黄打非”的宣传员和监督员,多方联合,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不断完善“扫黄打非”工作网格化的管理机制,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使“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得到了全面落实。
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在网吧、中小学校门口、集市中心等重点地段和人流量集中的区域开展宣传,全年悬挂条幅200多条、发放宣传单页1万多张、宣传展板12期,电子显示屏20块,统一制作村居宣传手册发放到各村,全力营造“扫黄打非”浓厚氛围。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党日”“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宣传宣讲党的政策、“扫黄打非”相关法律知识。组织全镇演艺团体、书店、网吧、快递点、打字社等文化经营单位,召开“扫黄打非”工作培训会议,学习宣传培训“扫黄打非”相关文件精神和法律法规知识,与经营户签订守法经营承诺书。为更好地将“扫黄打非”政策宣传到基层,组织村级文化带头和民间艺人成立“扫黄打非”文艺宣传队,利用大鼓,琴书,泗州戏,快板等形式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宣传,演出节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全年演出36场,观看群众2万余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同时,还利用“村村通广播”定期开展“扫黄打非”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开播《全民参与“扫黄打非”》共建清朗精神家园、16类行为属于“扫黄打非”举报受理范围和“扫黄打非”小知识问答等。通过广播大力宣传,有效地提升广大群众对“扫黄打非”政策知晓率。
走进校园,培育文明新风。结合中小学校开展“扫黄打非”进校园,联合派出所、市场所到黑塔中小学校更好开展“健康文明使用手机”、“文明上网”行动和“扫黄打非”法律知识宣讲等,让青少年远离不正之风的侵害,确保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健康良好成长,志愿者通过播放宣传视频、阅读宣传小册、知识问答等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扫黄打非”知识的了解,将文明成长观念根植学生脑中。通过“扫黄打非”知识宣讲及播放“护苗”公益短视频,耐心细致地讲解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非法出版物的危害性、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网吧的必要性等,这些喜闻乐见的动画生动形象、浅显易懂,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如何鉴别和拒绝非法信息,加深了对“扫黄打非”的意义的了解。
联防联治,强化巡查督导。镇“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立足本地文化市场实际,坚持法治原则,鼓励农村演艺公司、网吧、书店等办理合法经营许可证,合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建立联合演出备案工作机制,要求农村演艺团体在红白喜事演出活动前到文广站申报演出备案表,审核演出节目合法合规,演出团体主动联系演出当地村委会,村委会安排村包组人员进行监督,同时,镇文广站也将安排人员进行暗查监督,确保农村演出市场文明健康。
全镇分为2个网格,4个巡查区,全面推行“联防联治”,实行“网格员+巡查员+志愿者”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按照黑塔派出所和小梁派出所的管辖范围,配合县文化稽查队对黑塔,小梁,大魏,马厂街文化经营户不定期检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党员、乡贤志愿者、执法人员的作用。定期对辖区内文化市场和“扫黄打非”重点范围进行巡查监督,对涉黄、涉赌、涉暴、盗版等非法宣传品以及低俗淫秽文化演出活动进行严厉打击。设立监督举报箱,鼓励群众举报各类非法宣传、出版、经营、文艺演出等活动,确保“扫黄打非”工作巡查监管无死角。
在“扫黄打非百日”行动中,查处扫黄打非重大案件2起,与网吧经营者签订含未成年人上网、超时经营、消防安全等内容的承诺书,组织唢呐演出团体签订疫情防控和守法经营承诺书,并定期对全镇范围内红白喜事演出进行督查。(通讯员 董义)(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