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砀山县本着把民生工程好事做实、把惠民实事做细、把利民细事做优的原则,突出做好教育民生工程精细化文章,在推进各项教育民生工程有序开展的同时,以目标不下调、标准往上调、创新出实招为总要求,以“五个对”为落脚点,扎实推进教育民生工程实施,彰显惠民工程实效。
在政策宣传上与受助学生“面对面”。围绕教育民生工程实施的意义、内容、资金来源、进展情况,加强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的沟通合作,做到电视里有图像、电台里有声音、报刊上有文章、网络上有信息。改变以往以电话宣传为主的方式,采取面对面宣传交流,通过家长会上讲重点、上门走访说全点、宣传资料送多点,及时将民生政策送进社区、乡村、家庭。目前,已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入户走访3868个家庭。
在工作调度上与计划节律“点对点”。在时间节点上抓好督查调度,及时做好建设类项目开工准备、有序推进,发放类项目资金筹措、按期发放。新扩建7个幼儿园项目,已于8月底正常完成,交付使用。资金发放项目上,2021年砀山县教育资助类项目目前共发放资金2758.39万元,资助学生26066人次。其中学前教育幼儿资助发放88.6万元,资助幼儿2215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生活补助共发放553.8万元,资助学生12616人次;中职国家助学金发放141.6万元,资助学生1416人次;中职免学费发放1286.7万元,资助学生8578人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发放589.35万元,资助学生5300人次;普通高中免学费发放98.34万元,资助学生1458人次。各类学生资助项目评审规范,各学段资助资金均按时序进度通过银行打卡、足额发放。
在程序公示上与受益学生“人对人”。严格落实县、镇、村、户四级排查制度,不定期组织包保人员对受助学生就学信息、资助情况逐人核对。严格落实排查责任,实行“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户户必到,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摸得清、查得细、问得实。
在信息系统维护上强化“实对实”。县教育局和各学校配备专门的系统管理人员和专门的管理设备,做到专人专机。采取以会代训、线上培训等方式,对中职、普高学生、幼儿管理信息系统升级培训,全面提升资助人员政策理论水平,使资助信息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在建设管护上与民生项目“一对一”。加大对既往建设项目的管护管养,落实管养职责,通过定专人、定时段养护,切实提高民生项目使用效益。先后制定《砀山县中小学校舍管理养护办法》《砀山县学前教育促进工程项目管理养护办法》,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明确项目学校校(园)长为校舍管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舍管护员为直接责任人。工程完工后,学校及时登记造册,明确使用用途、使用年限、管理责任和责任人。制作校舍管护责任牌,并悬挂在校舍醒目位置。坚持常态管护,实行经常性的巡查、检查与制度化的排查鉴定相结合,日常养护与必要的加固改造相结合。年初,各学校对所有校舍进行逐栋排查,并将排查结果如实记录,报送到县教育局。教育局组织相关人员逐校核实,制定年度校舍维修计划。学校校舍管护员每天对校舍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填写管护日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通讯员 李艳龙 周占华)(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