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优秀干警,如今蜕变为‘案中人’,让人深感惋惜的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后的工作中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在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法院警示教育大会上,观看完警示教育片《从“优秀干警”到黑恶势力“保护伞”的蜕变》后,与会同志深有感触地说。
区纪委监委坚持把常态化“惩腐打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健全完善常态化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工作机制,加强监督和严肃惩治双管齐下,重拳出击根治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动真碰硬深挖彻查黑恶势力“保护伞”,推动“惩腐打伞”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优化线索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对收到问题线索严格甄别、认真审核,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置线索。建立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专门台账,动态梳理排查,集中研判处置,紧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对群众“急难愁盼”、反复举报或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加强督办提醒、跟踪督办,推动线索快查快结,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强化协作联动。健全完善纪检监察机关与政法机关重点线索“双移送”、重大案件“双专班”、重要案情“双通报”等协作机制,实现“打伞破网”与扫黑除恶贯通联动、同向发力。坚持把扫黑除恶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突出重点、靶向发力,依法严查、深挖彻查。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重点案件和问题线索实行带头包案负责制,定期督导调度,推动案件办理。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开展嵌入式、近距离监督,督促驻在部门强化行业监管。统筹整合基层监督力量,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日常监督和教育管理。
深化标本兼治。坚持一案一剖析、一案一警示、一案一整改。加大典型案件通报曝光力度,常态化拍摄严重违纪违法人员忏悔视频,制作警示教育片,编印忏悔录和典型案例选编,做实同级同类干部警示教育。综合运用“四种形态”分类处置,达到“查处一个、挽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认真梳理违纪违法问题,及时向有关党组织或者单位通报反馈,督促案发单位、领域和行业监管部门逐案剖析案发原因,查找问题症结,完善制度机制,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扫黑除恶成效如何,群众感受最为深刻。我们将始终保持工作态度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认真履行监督专责,推动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工作长效常治,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通讯员 王金喜)(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