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村级残疾人协会改革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来源: 张美侠 张永强 2021-12-24 10:00:12 责编: 武长鹏 余红霞

蒙城县在建立关爱基层残疾人服务体系上出实招、开新局,推进村(社区)残疾人协会(试点)改革。截至12月16日,蒙城县残联牵头,完成乐土镇、城关街道村(社区)残协改革工作,成立36个村级残协组织。

据了解,村(社区)残疾人协会作为基层残疾人工作的基础,其在政府与残疾人之间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能更好地助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创业等惠残民生工程的落实。

image001

制定出台文件到位。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蒙城县及时研究出台了相关文件,县残联结合实际制定了工作举措,明确了具体改革要求和试点工作步骤以及保障措施,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成立了以党组书记、理事长为组长,分管领导、相关股室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具体承担研究政策、推进建设、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等工作。

image003

及时开会调度到位。蒙城县残联、民政、人社、城关街道、乐土镇多次召开座谈会、专项推进会,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立足部门工作实际,提出合理化工作建议,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工作调度,掌握工作进度。

image005

明确组建要求到位。蒙城县村(社区)残协组织机构设主席1名,由村(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兼任;副主席1名,由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担任;委员3至5名,由村(社区)负责残疾人工作的“两委”班子成员、残疾人及亲友和各方面热心服务残疾人的代表担任,进一步扩展社区残协的代表面,增强代表性。           

下一步,蒙城县残联会同相关单位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在此基础上推进全县各乡镇(街道)基层残协改革,确保2022年6月底前完成295个村级残协改革任务,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残疾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广大残疾人朋友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张美侠 张永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