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砀山县赵屯镇举行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部署会,拉开了耕地保护田长守、端牢饭碗保民生的序幕。
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为保障田长制工作的顺利开展,赵屯镇党委、政府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指导下,落实多项措施,全面推行“田长制度网格化、党政同责守饭碗”。
组建领导小组。挂牌成立镇耕地保护田长制办公室,组建以镇党委书记陈红梅和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圣磊为总田长的镇级田长制领导小组,以双组长的形式,高规格的管理,打造一流队伍;同时,村级田长制同步开展,使田长制工作能够上下联动,层层落实。印发《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落实责任到人,任务分配细化到每个村民小组。
构建“网格化”管理制度。推行耕地网格化监管,做到周报告、月汇总、年考核,形成镇级政府牵头,10个行政村各负其责、121个自然村协调联动的系统网格,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效益“四位一体”保护。
设立身份证明。加大宣传力度,在田间地头设立田长制公示牌,标注位置、警示、图示、责任人及举报电话等信息,将耕地保护监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最小一块地”。
党政同责共监管。由镇党委、政府牵头,在每个行政村挂牌设立田长办公室,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细化责任到人;同时,镇两委成员包保监管到村,村党总支书记任村级田长,每个自然村都设立一位巡田员定期巡查,促使上下同心,监管到位。
目前,该镇形成了多措并举,齐抓共管的良好开局,使赵屯镇的5.1万余亩耕地真正有了“守护者”。(通讯员 李艳龙 王丹)(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