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砀山县采取多项举措,切实加强交流,精心组织,大力开展县域结对帮扶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唱响了结对帮扶的增收“协奏曲”。
加强人才交流,强力推进多领域深度合作。砀山及时调整县域结对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组织协调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到结对帮扶单位广德市调研,双方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诸多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对接。突出重点,发挥各部门优势,衔接做好帮扶工作,持续加强两地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今年以来已开展学习交流89人次,强力推进多领域深度合作,在农产品采购、人才交流、投资兴业等方面加强沟通交流。支持结对双方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人才发展战略,组织开展高质量、多层次、多类别的干部双向挂职、人才双向交流。砀山和广德互派优秀干部交流学习锻炼,广德市选派4名干部和7名专业技术人员赴砀山交流学习锻炼6个月,砀山县选派5名干部和6名专业技术人员赴广德交流学习锻炼6个月。为学习广德市先进招商经验,厚植产业和人才潜力,砀山县精选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广德市企业学习锻炼。
加强产业合作,培育带动扶贫新模式。利用广德帮扶资金,大力发展“造血”“精养”产业,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创新“新型经营主体+基地+脱贫户”发展模式,以精深加工、品牌创建为重点,延长产业链条。今年投入县域结对帮扶资金1500万元用于发展两个产业项目。投入500万元新建良梨镇民宿5家,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实施村内道路改扩建工程,柏油路面铺装8500平方米,配套建设排水等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成后收益用于非贫困村及脱贫户增收,同时带动周边21户脱贫户就业。投入1000万元用于周寨镇粉丝产业园项目,新建钢结构水磨石地面厂房一座,面积7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速冻冷库1座等配套设施。建成后切实增强粉丝产业持续发展动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60户脱贫户就业增收。制定产业合作支持政策,出台《砀山县关于鼓励广德参与县域结对帮扶推进脱贫攻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励办法》,加强产业协作,鼓励广德市相关企业、经营大户在砀山落户经营并带动脱贫户就业增收。广德市安泰农业、好运香菇合作社、润农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与砀山县鑫汇公司、野居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良梨镇桃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别签订了2年的《结对帮扶合作协议》。广德市三兄弟薯业公司与砀山双合食品公司、广德振扬农林生态开发公司和砀山秋霞养殖场签订《结对帮扶合作协议》,双方在合作经营、技术培训、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合作。由广德市政府推荐的安徽勉器机械制造公司到砀山落户,项目总投资1.2亿元,租用砀山高端数控产业园厂房1.5万平方米,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亿元,创造税收45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20个。
加强劳务协作,构建劳务共享新模式。砀山县人社局与广德市人社局多次交流合作,劳务合作深入推进。双方依托共同建设的“贫困劳动者信息共享平台”,不断畅通劳务输出和招工需求对接渠道,定向招收贫困劳动力。帮助就近就地就业283人。开展技能脱贫培训123人,转移就业6人。此外,还与广德市互派专业技术人才,在支医、支教等领域进行广泛交流合作。
加强社会帮扶,多举措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广德市把结对帮扶与经济合作紧密结合,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砀山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先后从砀山县调运、采购农特产品共计7489万元,帮助砀山县农民群众拓展输出渠道、带动增收。砀山县各部门到广德市开展结对共建,承接广德市开展对口帮扶活动。为深入推进砀山广德两地基层党建共建合作,两地组织部门签订基层党建攻坚合作协议,支持砀山共建镇村45万元。广德市团市委爱心助学支持砀山3万元,民政局支持砀山2万元提升砀山供养服务设施改造。广德市红十字会和砀山红十字会开展“栗”“梨”一家亲活动,向砀山县程庄镇捐赠现金2万元,用于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砀山县教育局与广德市教体局加强教学教研,通过实施教师支教活动,建立双方学校共享优质资源机制。砀山卫健委积极承接广德支医活动,广德支医队伍通过巡回式坐诊、手术等开展对口帮扶。(通讯员 李艳龙)(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