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利辛:返乡创业活水来
来源: 赵理想 刘倩倩 2021-12-29 16:12:03 责编: 武长鹏 余红霞

农业创业者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他们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

近年来,利辛县的农村创业者们顺着时代发展的巨轮,载着田园创业的梦想,正朝着乡村振兴、共赴小康的目标前行。

小箱包装着就业增收大心愿

在利辛县纪王场乡和谐社区的箱包厂车间里,多台机器在同时运作,工人正在用电脑绣花,并把绣好花样的半成品制成箱包。

箱包厂的负责人王兴义早年外出务工时接触到电脑绣花和工艺品加工,看到商机的他经过努力在北京开了一个箱包店,经营得有声有色。

2015年回家过年时,他看到家乡有好多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他想着,怎样能为家乡做点事,带动家乡人的致富呢?和家里人商量之后,王兴义决定返乡创业。

想要办工厂,场地、厂房都是问题,王兴义开始犯起了难。纪王场乡了解到了他的困难,多方协调,帮他解决了场地和厂房搭建问题,王兴义的箱包厂开工了。

因为箱包制作简单易操作,全部使用机器加工,很快就有很多人来这里应聘,王兴义的箱包厂优先让贫困户就业。场地解决了,务工人员也解决了,箱包厂开始运转起来了。

“我平常在家闲着没事儿干,现在好了,不出门也能挣到钱了,这都要谢谢王厂长啊!”米艳芳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想要自食其力的她,无法到箱包厂工作。王兴义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专门对她进行了培训,并把机器搬到了她的家里。有了收入补贴家用之后,米艳芳的精神状态也好多了。

纪翠勤也是和谐社区的村民,因为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只能在家带带孩子,自从王兴义在村里建了加工厂之后,她每天都来这里给箱包做最后的装包,打发时间的同时也赚到了钱,还能与同伴说说话,老人很是开心。“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块钱,够补贴家用了!”纪翠勤高兴地说。

因为时间自由,工资计件,王兴义的加工厂带动了附近很多群众来打工,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箱包制作精美、价格便宜,销量很好。

“现在的机器有20多台,我想再引进几台,让更多的村民在家就能挣到钱,也算为家乡、为社会尽一份力。”王兴义说道。

带头人引领,打造群众“致富谷”

“农村广阔天地,青年大有作为,引领村民致富,共建美丽乡村。”在安徽省利辛县城北镇徐田社区忘忧谷种植场分拣中心,一眼就能看到这几个醒目的大字。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2019年,徐田社区主任徐明飞带领5名本村青年共同创办利辛县忘忧谷种植场。种植场流转土地460余亩,种植冬枣、瓜蒌、泡椒、花生等经济作物。2021年种植的泡椒喜获大丰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亏他的带动,我们可以在家门口务工,变成了上班族,每月一千多块钱,现在瓜蒌成熟了,这不,又开始忙着采摘啦,累点,但日子是越过越红火!”正在忙着采摘瓜蒌的徐田社区村民徐干笑着说。

“种植场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致富,全年辐射带动务工100人以上,其中稳定带动6户28名脱贫人口就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一万元以上。为了更好地带动产业发展,引导农户种植,种植场将提供技术支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徐田社区主任徐明飞说。

2021年以来,种植场增建钢架棉被控温大棚16亩,新建360平方米的小型加工厂区,配备了烘干库、保鲜库和分拣设备,注册了“徐记瓜蒌子”商标,打造了线上销售直播间。忘忧谷种植场被市商务局认定为“电商综合服务点”,已具备“五有两能”的标准,网点为村民提供代购代销、快递代收代发,持续提升网上销售农产品能力。

产业富民才能共奔小康。城北镇徐田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乘势乡村振兴战略东风,努力在乡村振兴上找准定位、发挥作用,让忘忧谷成为群众致富谷,辐射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赵理想 刘倩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