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梅,是来安县汊河镇金港湾社区的居民,也是咱们民生工程农家书屋的受益者。
自从农家书屋建设以来,就经常开展各类读书活动,成了我们大家伙儿活动、娱乐的主要场所,也是附近居民获取知识和信息、丰富精神文化活动的“和谐屋”,每天借书读书的人络绎不绝,对我家而言,更是意义非凡。
我家住在104边上,交通便利,路口人来人往的人很多,特别是车子多。结婚以来,我老公在外地跑出租,后来生意不景气,就回了老家。刚开始一筹莫展,养家糊口压力重重,经过我和我老公仔细思考,我们想出一个法子,在家门口办一个洗车铺,利用这个国道来往车辆众多的好资源,说干就干,没几天我们洗车铺就开张了,没想到生意好得不得了。这下可把我们乐坏了,我和老公加上哥哥嫂嫂,一大家子都开始忙得没得休息。随着我们洗车铺的发展,我们遇到了瓶颈,就是我们不会简单的汽车装潢,需要的技术性很强。
于是我就想起了社区干部经常跟我们宣传的农家书屋里面有好多关于技术方面的书,强烈推荐我们这种创业型的人去看一看。想到这里,我和老公赶紧跑到农家书屋去看个究竟。农家书屋有醒目的提示牌,上面有农家书屋管理员姓名及联系方式,还有开放时间,一进书屋,几张大桌子和椅子摆在中央,干净整洁,书架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书,有养猪养殖类、儿童读物类、养生类、科教类等等,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我和老公赶紧找到汽车装潢类书,坐下来仔细端详,这一下子开了眼,原来汽车装潢有这么多技术活,没过多久看着看着天就黑了,村里的管理员跟我们说,书没看完可以带回去看,写一个借书卡就好了。于是我们就把图书借回去看了,学到了很多关于洗车装潢之类的好方法。
通过农家书屋的书,我老公又去外面进修,现在我们不仅承接洗车业务,还重点做起了汽车装潢,家里的生活日益优渥,现在农家书屋成了我们家的致富宝库,更是我们金港湾全体居民学习知识、增收致富的“加油站。”(来源:王*梅口述,来安县汊河镇民生办 潘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