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利辛县汝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综合文化站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整合文艺演出资源组成红色文艺轻骑兵,通过舞蹈、曲艺、宣讲、好人榜和书法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深入宣传移风易俗,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移风易俗之风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
文艺轻骑兵来了,鲜活宣讲到咱村
状元故里,西淝河畔,欢声阵阵,歌舞缤纷。近日,利辛县汝集镇朱集村的老百姓们迎来了该镇“红色文艺轻骑兵”的精彩演出。
当天,汝集镇红色文艺轻骑兵宣传成为该镇2022年乡村春晚的主角。现场近千村民和数百个家庭观看了演出。
好人事迹宣讲,歌曲《拉着妈妈的手》、《国泰民安》,舞蹈《欢庆锣鼓》、《你笑起来真好看》,小品《猪八戒背媳妇》、《两个妈》,全民健身《太极扇展示》……来自该镇所属16个村的文艺爱好者化身“民星”纷纷献上精彩节目,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听说今天举办春晚,好多村民一大早就赶来,村舞蹈队也特别准备了自己的节目。演出太精彩了,感谢镇里的文艺轻骑兵给我们送来文艺大餐和鲜活生动的宣讲。”朱集村村干部代表说。
“除今天演出的小品《两个妈》属移风易俗作品外,小品《三亲家》也是专门宣传移风易俗的文艺作品。”镇综合文化站负责人秦鹏介绍道,“整个正月里,镇综合文化站还将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在所属188个自然庄开展文艺轻骑兵宣讲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编排多彩节目,传递文明风尚
“听说要来朱集宣传移风易俗,我就用很短的时间改编出这个新作品,用老百姓喜欢的豫剧唱腔把孝文化传播开来。”1月19日,参与汝集镇2022年乡村春晚的文艺轻骑兵演员魏金香说,她和搭档汝桂侠、王艳侠、秦福侠表演的小品《两个妈》,尽可能诙谐幽默地阐释了儿子、儿媳妇、娘家娘和婆婆四人的切身感受,“从现场看,观众反响很好,效果还不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早在2020年6月,该镇综合文化站就改编和创作了诸如《都是彩礼惹的祸》、《移风易俗》、《三亲家》、《美丽乡村》等作品宣传移风易俗。夏日炎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文化站组织着演员顶着烈阳为村民们演好每一出戏。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集中展示了中国人关爱父母、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村民们兴致勃勃地观看演出,用掌声回馈演员的精彩表演。
通过文艺轻骑兵多次的宣传活动,加深了群众对移风易俗树新风的深刻体会,宣传了新时代新风尚,落实了文化惠民服务。也为汝集镇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深入人民群众,文艺力量最动人
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群众破除婚丧陋习,倡树“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厚养薄葬”文明新风,利辛县汝集镇“移风易俗”文艺演出在袁堂村袁堂大街热闹开演。
演出紧扣 “与文明同行﹒移风易俗”这一主题,在欢乐的舞蹈《中国朝前走》中拉开序幕。小品《都是彩礼惹的祸》倡导婚事新办俭办,快板《婚丧嫁娶要俭办》倡导文明新风,《三亲家俏夕阳》旧曲新唱更加欢快、喜庆,豫剧清唱《朝阳沟》、《陈驸马你休要性情急》以深厚的唱功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看到台上的演员把身边事搬上了舞台,演得精彩纷呈,该村袁庙东庄的王大妈乐得合不拢嘴,还拿起手机拍照、录像,逢人就夸:这是我儿子给我买的,开始我还不会用,媳妇一遍一遍教我,现在我都会照相、录像啦!这么好的节目我当然要录下来。
“节目很精彩,我们农民们都看得懂,非常接地气,既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也非常受教育,希望今后这样的活动多多举办。”村民们对宣讲活动纷纷点赞。
群众的满意是对演职人员最大的褒奖。截至2022年2月10日,汝集镇文艺轻骑兵进乡村、进集镇、进校园、进敬老院专题移风易俗宣讲已达15场次。次次闪亮,次次精彩。
“深入人民群众当中,创作更多接地气的文艺精品,传递党的声音,是我们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所在!”汝集镇党委委员张廷说道。(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