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滁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其广召开市物业纠纷、道路交通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规范化建设会商会。会上市物业调委会、市道交调委会主管单位汇报调委会成立以来工作开展情况、短板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南谯区、琅琊区,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住建局分别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围绕落实“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调委会作用充分发挥和县(市、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等做了交流发言。张其广认真听取情况汇报及交流发言,并就下一步的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进行了工作部署。
张其广指出,近年来,全市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发展迅速,覆盖广泛、成效显著。新形势下,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
张其广强调,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类矛盾纠纷在短时间内凸现出来,体现出矛盾纠纷诉求的利益性较强、矛盾发展的激化性较强、矛盾纠纷表现的多样性较强、矛盾纠纷主体的涉众性较强、矛盾纠纷解决的复杂性较强等特征,需要创新多元化解的思维和形式。一是加强源头排查化解。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强化对各类矛盾纠纷的源头发现,摸清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矛盾纠纷底数,依法及时就地化解,最大限度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不发生因调解不及时或调解不当引发矛盾激化事件、群体性事件、非法滋事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健全完善多元化解机制。要制定出台滁州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施意见,着力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三是强化人民调解职能作用。新形势下,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职能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组建一批各具特色、各有“专攻”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调解组织建设注重特色化、队伍建设注重专业化、业务建设注重规范化、服务大局注重优质化,切实提高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四是加大人民调解宣传力度。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宣传,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支持和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增强社会对人民调解的关注率、首选率,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合理合法选择化解矛盾纠纷的途径,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调解服务。
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史文军,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唐宗元,南谯区、琅琊区委政法委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管负责同志等共计30余人参会。(滁州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