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村里‘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现在好了,村里环卫工天天打扫,垃圾每天往外运,更重要的是实现雨污分流,村里环境不比城里差。”肥东县梁园镇老庄社区大马自然村年逾七旬的马大开老人笑着说,“过去两年,政府先是给每家每户改建了厕所,接着又是修路、建广场、搞村庄清洁治理。环境好了,我们的心情也跟着好了。”
“现在村里有花草,有广场,道路宽敞整洁,环境变美了,我们住得也更舒心,逢年过节回来一次都想多待几天。”常年在外经商的退伍军人马静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刚开始时,有些村民不理解。我们动员村里有威望的老人入户做思想工作,慢慢地,村民自觉加入到工作中。”该镇管湾社区党委书记张恒高说,“村民拆除了废弃的猪牛栏、农房,清理了房前屋后的杂物,有些家庭还拿出水缸、石碾等旧物品装点房前屋后和广场,不仅变废为宝,还美化了村里的环境。经过改造,村落环境变好了,村民精神面貌也改变了。现在大家都养成了维护环境的习惯,看到有烟头或者垃圾都会主动捡起来,爱护环境的理念已经在村民心中扎根。”
近年来,肥东县梁园镇以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行动指南,坚持全面治理、绿色高效、群众满意的原则,顺利完成从“摆脱脏乱差”到“追求乡村美”的美丽蝶变。
推进“厕所革命”,让乡村振兴有“里”有“面”。小小厕所,一头连着民生,一头牵着文明。近三年来,梁园镇把“厕所革命”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环节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大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突出短板。截至今年3月,新建农村卫生厕所5637座,新建污水管网11.26千米,清理黑臭水体500余处。昔日的农村旱厕彻底“改头换面”,换了新颜。
实施“增绿保洁”,让人居环境如“诗”如“画”。深入推进“保绿活绿、能绿尽绿”增绿行动,一方面合理规划、因地制宜推进村庄及庭院美化工程,提亮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三园生绿”小微园景观。另一方面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为标准,以当地常见树种为主,适度补植人工常绿植物。乡村建设按下了“美颜键”。此外,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构建“镇-社区-保洁公司”网格化工作格局,开辟常态化村庄清洁和集中整治清理行动。实行保洁人员定点负责片区卫生责任制,有效解决垃圾无人管、无人清、无处倒的问题,加快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步伐,奋力擘画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画卷。
出台“村规民约”,让环境治理有“理”有“据”。乡村振兴,环境先行。深入推进较大自然村环境整治试点工作,以“五清一改”为基础,因地制宜定目标,明确重点搞任务。组织相关社区、施工单位和村民代表共同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经验,从群众自己动手能干、易实施、易见效的村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先行整治,坚持少花钱或花小钱办大事、办好事。组织志愿者发放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双渠道”积极营造“爱护梁园,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文明新风尚,通过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乡风吹进百姓家。
如今,漫步于梁园镇犹如身临一副田园山水诗意图中:干净整洁的水泥村道,枝叶繁茂的绿丛夹道,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碧波荡漾的梁园大河,花团锦簇的管湾国家级湿地公园……时值春日,这座千年古镇在无限美景的春光里陶醉了时光,焕发了新的生机,令人流连忘返。(夏恒宇 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