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貌变新颜,昔日空地变身百亩“花海” 高新区长宁中心:持续开展空地治理工作,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来源: 2022-03-16 15:52:33 责编: 蔡祥

解读一座城市的幸福密码,一定要看生活在这里的居民脸上的笑容。成簇的波斯菊、成片的油菜花……近日,春风送暖,在合肥市高新区街头,一片片生机盎然的油菜花海成为吸引市民踏青观赏的“网红打卡点”,也让越来越多的市民赞不绝口。自2020年以来,高新区长宁社区服务中心持续开展空地复垦复耕工作,因地制宜让闲置土地实现华丽蜕变,打造城市生态景观,助力文明城市创建,让市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文明创建成果,幸福感指数“蹭蹭蹭”地往上升。

闲置空地华丽蜕变,绿意美景近在眼前

“太美了,这里真像一幅田园风景画。”曾经的垃圾场,如今悄悄“变了身”,“家门口”的花海成为高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丰富了居民的“生活圈”。在生物医药园火龙地路东西两侧宽阔平整的田地上,油菜花开得正艳,淡黄色的花蕊错落有致,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漫步花丛中拍照留影;彩虹路与长宁大道交口西北角处,绿化工人正在播撒波斯菊花种,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连片的紫花苜蓿流青溢翠,让原本黯然失色的土地“焕然一新”;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际,一畦畦旺盛生长的麦苗随风起伏……“每到初夏,这里成了粉色的海洋,成片的花海令人心旷神怡。”家住永和家园3期的居民们很高兴看到了现在的变化。眼下,辖区里2000余亩油菜花田竞相盛开,预计今年五一期间,400亩花海也将相继绽放。 

image

复垦复耕见成效,颜值与“内涵”并存

如今,复垦复耕后的绿意美景扮靓长宁景观的地块不胜枚举,空地的改头换面离不开长宁中心夜以继日的治理。“荒地不仅影响美丽长宁的“颜值”,也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为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防止扬尘污染,减少黄土裸露,在充分挖掘闲置土地发挥应有价值的“内涵”上,长宁中心下足了功夫,以种植农作物替代覆盖绿网,以长效治理代替临时整治,持续开展空地复垦复耕工作。自2020年以来,长宁中心以生态环境保护、创建文明城市为引领,坚持空地治理与监管相结合,针对辖区内多块尚未开发利用的空地进行复垦复耕,打造波斯菊、硫华菊等花海建设、草种复绿等;对撂荒抛荒的农用地进行复耕再利用,种植油菜、小麦、高粱等农作物。截至目前,累计复垦复耕地块约26块,面积约7000亩。 image

​文明新长宁,让城市更美生活更好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夸奖和口碑是老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也是衡量创建工作的重要标准。如今,满眼皆是绿,满目皆是净,一处处生态新颜在高新区“遍地开花”。长宁中心用精细化的管理彻底改变旧貌,让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新常态,着力打造高颜值的城市环境,辖区居民们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生态宜居的转变,享受到了文明创建带来的高品质生活。“现在通过一系列行动改善人居环境,不仅城市面貌变漂亮了,居民的幸福感也提升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少不了触手可及的“绿”,散布其间的花海是公园的延伸和有益补充,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因此它存在的意义与众不同。”

image

而长宁中心文明创建的发展成果,无一不让合肥市民感受到了生活变得更加精致、幸福、美好。近年来,长宁中心以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文明创建意识强、氛围浓,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开展双碳宣传进社区、学校等活动;推进绿色社区等低碳创建;开展辖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志愿者服务队伍力量也在不断壮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及所辖6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长宁中心培育孵化志愿服务队伍63支,志愿者人数达7100多人,2021年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项目32个,项目涵盖助老助残、弱势群体关爱、科普环保等十大项,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60余场,惠及居民约3万人次。

文明之花绚丽绽放,文明成果惠及万千群众。未来,长宁中心将继续打造处处氤氲着漫漫花香的心灵港湾,一片片城市里诗意生活的栖息地。(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吴梦君文任逸玮摄)

imageimage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