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寿县司法局创新“不见面”监管模式,通过微信视频、线上学习、手机定位等方式,有效管控社区矫正对象思想动态和外出情况。疫情期间共排查800余人次,办理在线报到22人,组织在线学习4000小时。
“信息化”监管。 一是视频方式入矫。工作人员通过微信视频连线询问信息、宣告教育,及时为新入矫对象办理接收手续并开通手机定位。二是强化定位监管。运用手机定位、位置共享等方式,实时核查矫正对象行动轨迹。取消集体教育、规模性公益活动等需要面对面的监管手段。三是强化隐患排查。每日排查请假外出人员身在重点疫区或因疫情防控无法返回等特殊情况,指导通过在矫通APP办理续假手续,确保矫正对象零脱管、零漏管。
“远程式”教育。一是线上自学代替集中学习。采用电话、微信、“三通”APP等多方式,及时向社区矫正对象宣传防疫抗疫、法律法规及心理辅导知识,向社区矫正对象推荐“淮南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及时掌握防疫抗疫等专题内容,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正确认识疫情,科学做好疫情防控,正确辨别网络信息,不传谣、不信谣、不恐慌,理性应对当前疫情。二是强化对重点矫正对象教育。对涉赌、涉毒等31名重点对象开展针对性教育,保证每日通话,通过亲属、监督人单独核查日常表现,确保矫正对象居家期间思想状况稳定,再犯罪风险可控。
“精准化”抗疫。一是增援基层防控力量。因地制宜为有意向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矫正对象逐个安排社会公益活动,发挥矫正对象熟悉辖区的优势和职业特长,补充基层防控一线力量。二是发动爱心捐款捐物。鼓励有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积极捐款捐物,奉献着自己的爱心、贡献自己的力量。(吴长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