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回暖,春色愈浓。4月19日,在安徽省利辛县旧城镇的辣椒地里,放眼望去,一片嫩绿,满眼春光。村民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经过栽苗、覆土、滴灌浇水等一系列环节,这些青翠欲滴的辣椒苗就被种在了这片土地上。
潘继光是旧城镇的村民,已经68岁了,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后,他又来到辣椒地里务工,算起收入,他打心底里高兴。“流转土地比自己种强,一亩地800块钱流转出去,还能在这里务工,120块一天,还不怎么累。自己的话还得投入人工、种子化肥,这儿不用投入,直接现成的收入。”潘继光说。
农村土地流转既增加了农村收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也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盘活了“三农”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以前农户的土地东一块西一块,施肥、浇水、收割等成本高,而且还不方便形成规模化种植。自村里土地流转后,土地的大规模集聚不仅省了人工成本,还便于机械化操作和适时安排轮作,经济效益大大提升。
“我们从2021年开始,按照政府土地流转还有结构调整政策,一次性整体转包出2300亩。通过土地流转,家庭经济收入都有所提高,把强壮劳动力从田间彻底解放出去。而且我们离街较近的村,可以到镇上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剩余的年纪偏大的去打些零工,增加村民收入。” 旧城镇党委书记张晔说道。
近年来,旧城镇通过自发流转、委托流转、土地入股等多样化流转模式,实现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和全程机械化奠定了基础。通过土地流转,全镇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旧城镇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陈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