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细阅微信聊天记录化解叔侄纷争
来源:王金本 2022-04-25 10:19:57 责编:于迟

“你的房子让我看着装,我装每一项都跟你说了,你每项都选好材料,现在房子装好了,你嫌贵,说不给钱就不给钱?”小袁气愤地说。

“装房子时我跟你说得很清楚就花4万元装,现在你结算单算到近8万元,并且装修还有明显质量问题,你凭什么要我这么多钱!”老袁辩驳道。

近日,霍邱县人民法院长集法庭内,装修工小袁和房东家老袁在“云上法庭”上各执一词,却都无法提出明确的依据,局面僵持不下……

原来,老袁是小袁的远门叔叔,虽是远门叔叔,但两人之前来往密切,感情甚笃。2021年4月,老袁在长集镇有一套房屋需要装潢,因自己忙于在合肥做生意,就委托小袁按4万元标准找人装潢。出于叔侄感情,小袁欣然接受。2021年12月12日,房屋装潢完毕,交付老袁使用。次日,小袁将装潢清单一份交给老袁,老袁仔细阅读后,当场就把小袁的清单扔了,并训斥小袁费用太高了,两人闹翻了脸。2021年除夕下午,小袁带着水电工、瓦工等5人堵着老袁新家的门和老袁索要装修款,双方发生争吵,矛盾再次激化。2022年3月,小袁一纸诉状将老袁告到了长集法庭,这才有了文章开始的争执。

庭审中,主审法官感觉双方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所举证据都不能佐证自己的说法。小袁的结算清单是小袁单方结算,没有老袁签名确认;老袁起初说房子按4万元标准装潢,后来也有增加的可能。案件很可能要委托评估公司确定装潢价款。主审法官仔细考虑,如果估价真的过分高于双方约定价格,对老袁也不太公平,而且要产生评估费用,增加当事人负担。突然,主审法官想到小袁说他买每一块砖都是经过老袁同意才买的,那么老袁在合肥,小袁在长集,小袁是如何征得老袁同意的呢?主审法官当庭提出这个问题。“通过微信”,小袁回答道,“微信我都保存着,我可以放给法官听听”。

因聊天记录内容很多,当庭无法看完,休庭后次日,小袁按照主审法官要求,将2021年4月到2022年1月的微信聊天记录电子档发送给主审法官和老袁,聊天记录多为语音和视频,足足20个小时。为真实了解委托装潢的整个过程,主审法官利用休息时间,认真收听收看完小袁提交的微信聊天电子档,并对关键信息做了详细记录,在收听收看过程中,不时通过电话提醒老袁收听收看,随时电话组织双方进行质证。最终,主审法官查明,房屋装潢初期,老袁确实要求小袁按40000元标准装潢,但在小袁代老袁买地砖、房屋木门等用品时,老袁同意增加装潢费用合计13000元。后期在购买乳胶漆、更换窗子等项目上,小袁也发微信语音告诉老袁用的都是好材料,要增加费用,老袁表示不要装那么好,简单装就行了,但小袁表示对老袁负责,坚持用高价的,于是装潢价款就成了小袁结算清单上的近8万元。

老袁、小袁俩人在微信聊天记录面前逐渐冷静下来,纷纷对应梳理装潢的整个过程和双方之前的友好感情,开始尝试平静地沟通,并对争议的问题,根据聊天记录进行一一计算。最终,在法官不懈地沟通与协调下,老袁同意分期支付小袁装潢款53257元,双方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签订了调解协议,隔空言和。

法官提醒:日常生活中,不要碍于“人情”“面子”,使本该明晰的权利义务关系模糊化甚至不明确化,一旦产生纠纷,不仅保障不了自己的权利,而且可能使自己陷入人财两空的境地,即使“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这样才能避免亲情在强大的利益面前崩溃。(王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