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四月,他(她)们义无反顾站到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与民警一起戮力同心、共同战“疫”。藏青不分深浅,兄弟不分你我,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他(她)们——辅警兄弟姐妹。
我是党员我先上
4月13日,霍邱县潘集镇疫情防控形势一度严峻,急需警力增援,一声召集令,特(巡)警大队微信工作群立即沸腾起来,特(巡)警队员听到需要增援的消息,第一时间在群里积极响应县局党委号召,纷纷在工作微信群内报名。“我是党员,我先来,我要去抗疫一线。”辅警张景坤抢先说道。“这种时刻,党员要优先到一线,我们要做好准备,随时出发。”辅警汪海龙也争先恐后地接上。“我也是党员,这种事情应该要冲在一线。”辅警焦德俊“霸气”地说道,“我是退役军人出身,我能吃苦”...第一批30名警力在最短时间内集结完毕,奔赴防“疫”一线。
4月16日,得知全县当晚10时要实施静态管理的消息,正在基层“疫”线执勤的特(巡)警辅警队员朱增茂,毅然选择了坚守“疫”区一线,虽然很想念家中两个年幼的儿子,也不知道妻子有没有备好静态管理期间家里所需的日常物资,但他仍义无反顾地选择和战友们继续留守并战斗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在哪都会发光发亮
这场扑面而来的疫情,对于刚刚通过招聘考试加入辅警队伍不久的冯后强来说,无疑一次极大的考验。3月初他刚通过招聘成为一名监委看护辅警,4月初,妻子临产,他向组织请了一周假。不料,在请假期间,六安发生疫情,全城实施静态管理,看到小区内志愿者、医护人员忙个不停,他再也坐不住了,他悄悄地来到所居住的小区居委会,主动报名参加小区志愿活动。于是他每天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协助小区工作人员做好居民疫情防控期间核酸检测及现场秩序维护工作,从“藏青蓝”的角色,瞬间转变为“天使白”,居委会的工作同志纷纷为这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霍邱小伙点赞。
群众身边的守护人
我们的辅警兄弟每天走街串巷,他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人,当群众有需要的时候,他们的身影也总能第一时间出现。
4月18日,经侦大队党员辅警罗如在城关镇东湖社区协助民警参与执勤时,东湖社区居民和东湖社区干部匆匆前来求助,称东湖社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在办公室晕倒,罗如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考虑交通不便,医疗救护车紧张,为争取救治时间,罗如二话没说,立即协助民警用值班车辆通过绿色通道将患者送到医院抢救,因抢救时间及时,患者很快脱离危险。“生命至上,不管什么时候,我觉得救人都是第一位的”,他朴素的话语却深刻地诠释了什么是“以人为本”。
4月18日9时许,东城派出所辅警李华夏在协助民警开展街面静态管理巡查中,途经菱湖公寓门前时,遇两名女同志搀扶一耄耋老人焦急地在路边等待。李华夏立即上前询问,得知老人系突发急症,急需去医院就诊,因静态管理打不到车,医院救护车全在外面执行任务,只能焦急等待。李华夏立即一边上前安慰:没事,有我们在!一边帮助把老人搀扶到警车上,及时把老人送到医院就诊。
退伍不褪色
“花园镇作为霍邱县东大门,防疫任务非常重要,男同志都在一线,我是一名退伍军人,更是一名党员辅警,我请求前往防疫一线执勤卡点。”汤越向所领导请战。责任与使命早已深深地烙印在她心中,在防控执勤卡点,她的身影始终不停在人流中穿梭,从白昼到黑夜,向群众一点点解释,一个个劝返…….
不断攀升的温度像是要与战疫斗士们的热情比个高低似的,防疫站点的遮阳棚已挡不住这灼灼烈日,汤越的脸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红肿,慢慢地疹子也爬上了脸庞。她忍着疼痛坚守岗位,直到一次摘下口罩喝水时被所领导发现后,才被强制休息。
范桥镇位于矿区,外来人口较多,人员流动量较大,疫情防控责任重大。疫情来临之际,周波同志主动申请到任务最重的高速执勤点,他每天在烈日下查验过往的车辆驾驶员的行程码、健康码,宣传居家隔离政策,几天下来嗓子就哑了,发不出声音,他就用上了喇叭;脚站肿了,他就换了双大一码的鞋。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坚守,考验的不仅是一名退役军人的体能和毅力,更是一名党员辅警的使命担当。
其实像他们一样在一个个普通的工作岗位上用奉献与汗水坚守着的辅警还有很多很多,有的在用脚步丈量路道的长度,有的在用笔墨记录警营的温度,有的在用数据说明档案的厚度,有的在用情怀探知为民的深度........在不同的岗位上,他们用朴素方式,淬炼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用他们最忠诚的担当,守护着辖区的平安,他们是一群最可爱的人!
他们既平凡又不平凡,既是战友又是家人,平安守护,携手同行,辅警兄弟姐妹们你们辛苦啦!向你们致敬!(杜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