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在明光市桥头镇新建村蔬菜大棚内,一株株嫩绿的瓜苗郁郁葱葱,几个农民正在趁着晴好天气忙着移栽西瓜苗,这批西瓜种植下去,6月中旬就能上市。
“自2018年以来,我与新建村委会合作,先后流转了100余亩土地,建起了蔬菜大棚,种植芦蒿、西瓜等,年纯收入25万元。”桥头镇新建村道键家庭农场负责人蒋道键说。
近年来,桥头镇以实施土地流转为抓手推动种植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不断推进“两强一增”发展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严把流转审批,积极稳妥推进。该镇严把市场准入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主动对接,坚持“依法、自愿、规范、有偿”的原则,逐户核实流转面积,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加强资格审核关。镇农经站对土地流转受让方经营项目、资质能力、诚信度以及合同签订是否规范等加强审核,并及时上报备案,确保土地流转受让方资质达标;做好跟踪服务关。镇农技站、畜牧兽医站、农机站做好生产技术、安全操作等专业点对点培训,农经站做好经营主体经营核算指导、申办等服务。截至目前,全镇土地流转69921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8.83%,全镇纯农业生产户由原来的5000多户下降至现在的不足2000户。
强化服务管理,构建流转平台。面对诸多的经营主体及庞大的土地流转规模,桥头镇坚持因地制宜,当好“服务员”。首先,培训服务到位。该镇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引导经营主体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总体布局与项目规划,因地制宜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同时,镇科技特派员深入实地帮扶指导。其次,政策奖励扶持到位。近年来,桥头镇积极落实种粮大户一次性补贴、油菜补贴、小麦良种补贴等1100多万元,帮助申办家庭农场121家、合作社55家,申报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17家,累计奖补资金70余万元。最后,全程监管到位。该镇从耕地保护、安全生产、秸秆还田、农药化肥减控、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方面,对经营主体实施产前、产中、产后监管服务,同时对合同履约情况实时监督。
发挥规模优势,调优结构产业。桥头镇依托境内两湖三圩优势,因势利导,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发展万亩稻虾连作及生产特种水产品。南北利用丘陵岗区优势,发展万亩花生、万亩黑豆、3000亩西瓜以及1000亩芦蒿。根据各村土地条件,以每年400-600元/亩的价格成片流转土地,在保证农民固定收益的前提下,引导、激励涉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积极参与结构调整,实现经营大户从耕、种、防、收机械化作业。目前,全镇集中土地整理2.6万亩,种植大户分散整理土地2万余亩,土地托管29.9万亩。
下一步,桥头镇将加大宣传引导及扶持力度,持续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建立农村土地流转风险保障机制,用效益说话,实现群众收益、村集体增收、农业结构调整多赢,助力乡村振兴。(李莹 钟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