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问题治理能力,今年以来,郎溪县郎川街道着力推动环境监督长制工作走深走实,打通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最后一公里”。
完善体系,强化组织领导。该街道第一时间成立环境监督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结合街道实际情况,构建“两长一员”体系。分级设立环境专项监督长,共划分三级网格4个,四级网格34个,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环境总监督长,联村(社区)领导担任环境总副监督长,村(社区)两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三级网格环境监督长,选配四级网格环境监督员34名。按照“五定”要求明确监督责任,深化衔接网格化管理,协同推进环境监督长制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突出重点,强化日常巡查。该街道制定印发《郎川街道全面推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度实施方案(试行)》,明确日常督查巡查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常态化对网格内大气、水、土壤、固废危废等各类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巡查,建立巡查问题台账,实现闭环监督、立行立改,夯实基层生态环境监管责任落实。截至目前,共排查问题15个,整改问题15个,整改率100%。
社会共治,强化宣传引导。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领导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原则,在街道辖区显著位置设置公示牌,将“两长一员”基本信息及举报电话进行公示,便于群众发现环保问题立即向村(社区)环境监督长、身边监督员反映。
通过微信群、宣传栏、电子屏等现有宣传途径营造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氛围,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确保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