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记:站好最后一班岗
来源: 姚玉琳 张雷 2022-05-16 15:22:04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5月16日,时钟刚刚指到早上5点,他便动身准备起床,穿上蓝色的牛仔工装,整理好左胸前“国家电网”的标志,简单洗漱,吃完早饭,便骑上他的“宝马”——电动三轮车,到12公里外的所里去签到、开晨会。今天是他60岁的生日,也是他离开30多年电力岗位的日子,但他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

微信图片_20220516151617

他服务的区域离家很近,每天早早到所里,打扫好卫生区,通过营销系统查一下用电量、线损等各类信息是否正常,并在晨会后领取所里当天布置的任务,梳理好自己要做的事情,再折返到服务辖区开始具体工作。

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他就是这样在这条路上坚定地来回,践行着他入党时的誓言。他叫高明记,中共党员,是泗县供电公司长沟中心供电所客户经理,最高服务量近5000余户。

“半人高”的工作笔记

面临退休的这段日子,他的内心有些百感交集,有对这份虽累却自豪工作责任的不舍,有对同事长期奋战在一起互相帮助的不舍,更有对与用户之间温暖情谊的不舍。他的这份心境,也被认真记录下来,他的电力职业生涯也会在服务日志上画上句号。高明记是老高中生,勤奋努力却没有实现高学历梦想成为他一生的遗憾,但他依然热爱学习,养成了写工作日志的好习惯。从当初的村电工到供电站农电员工,再到如今正式的供电服务人员,他历经了电力体制的多次变革,但他始终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前前后后工作笔记摞起来比他的人都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由于服务量大,服务范围广,他把客户需求铭记于心,生怕工作有所疏漏,必须做的事,在笔记中再次记录,竭尽全力去完成。“俺就是干这个的,用户的事就是最大的事......。”提及他服务心细如发,高明记平淡地说道。

“不平凡”的服务经验

由于信息化服务的到来,60岁的高明记对企业下达各项指标不仅能保质保量完成名次还排在前列;只有高中毕业但对于各种系统的应用都能够熟练掌握,还手把手教会所里每一位客户经理,人人学,个个会,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所内人员力量不足的难题。

微信图片_20220516151623

“不能偷懒,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线损’高的情况要‘倒排查’......。”提及长期服务“零投诉”、线损管理合格等工作经验,高明记给出这样的回答。他几乎有空就会一点点核对用户的信息,梳理清晰,用户的用电情况、服务需求做到心中有数。遇到线损异常的情况,他会根据经验锁定目标后,从下户线慢慢查找。 记得在板树村的一次服务中,有一个台区300户,分两台区以后,一台线损始终居高不下,高明记一个表箱一个表箱查,一块表一块表看,慢慢缩小范围,锁定“怀疑”对象,经过10余次的反复排查,终于发现一户两间房子中有一间绕越电表用电情况。

“不放心”的特殊用户

岁月改变了身体的矫健和年轻的容颜,可“为民服务”的决心与使命却在他的内心更加坚定与敦厚。高明记曾因心脏房颤做过介入治疗右腿留下行动不便的后遗症,加上右脚第二个脚趾长出的茧子已经影响到他正常的行走,但他依然坚持忍着腿脚疼痛,服务着3000余户客户。眼看就要退休了,有近20户的五保户、困难户是最大的“心病”,因为他们多是孤寡老人、老年痴呆、残疾等情况。多年来,高明记为这些“特殊”用户坚持提供着特殊的服务,对行动不便的用户要上门收费,义务整理家庭线路,免费更换插座、开关等都是常有的事儿。长期的善行,让遇到同样理解他的用户,家住义井村的陈永明,家庭贫困,患有老年痴呆,腿部残疾,得知电费由高明记交付后,坚持行走2里路找到他家还上。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在高明记的眼里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儿。因为马上面临退休,他将这些服务对象郑重地对接手他的客户经理嘱咐,多次叮嘱每月要为他们提供的“特殊”服务。

在电力服务的最前沿,还有无数个高明记在坚持,在贡献自己。时代发展了,信息畅通了,电力服务压力更大了,希望服务人员能多用心、用情,像高明记师傅一样,将用户需求“铭记”于心的精神,继续发扬......(通讯员 姚玉琳 张雷)(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