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泗县新闻
泗城镇:同筑泗州梦 接力向未来
来源:王虎 2022-05-19 21:26:09 责编:何雪峰 方欢 喻寒松 夏朝阳

“新的行政区划必将带来新的发展活力。”2021年底,安徽省政府批准,同意调整泗县泗城镇、大路口镇、屏山镇、草庙镇管辖范围,设立运河、虹城、泗水3个街道。

近年来,奋进的泗城儿女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锤压着一锤凿,用实干汗水浇灌泗城每一寸土地,奋力跑好新时代赋予泗城的这一棒。

泗县开启了振兴发展的新纪元,泗州梦连着民族复兴梦,交汇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坐标中。

安家

走进朱桥社区泗州名城小区,花园式的景观、完善的基础设施让人倍感舒适。小区北面清水湾公园,南邻朱桥菜场,西有泗城中心校,东接老城商业区,生活十分便利。

而在6年前,这一片还是泗县最大的棚户区。

“这地方本地人称‘小菜园’,居民多以禽畜屠宰加工经营为业,房屋破旧,污水横流,异味熏天,真是‘热天站不住人,雨天伸不进脚’。”时任朱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周冬梅带领社区两委冲在征迁第一线。

泗城镇把群众安居当作头等大事,主动扛起棚户区征迁责任,挨家讲政策,逐人做工作,翻越“火焰山”,啃下“硬骨头”,得到群众极大地支持拥护。

“我们将继续发挥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关键作用,把为居民搞安置的那股拼劲,接力传下去,与群众一道,共建和谐幸福的新朱桥。”现任朱桥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秀娟说道。

美丽的村庄、安心的生活、悠长的余韵…这里是全国文明村镇——彭铺社区。

时间返回到5年前,当时的景象却是“旱厕房前建,猪圈连成片,垃圾任意丢,污水随处流”。群众打趣道“要想心情好,环境先搞好”。

泗城镇党委以党的建设为抓手,将时任北关社区党总支书记于其连兼任该村第一书记,开启了泗城镇美丽乡村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序幕。

泗城镇始终聚焦群众所思所盼,环境整治的过程让群众参与、效果让群众检验,无论是群众休闲场地的打造,还是村庄环境的治理,都最大化体现民意基础,最大化惠及民生福祉。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建用管护’机制,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泗城镇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共建宜居宜业美丽新乡村。”泗城镇党委副书记倪化龙说道。

创业

胡陈村乡间地头的零散地上栽植了经济苗木,见缝植绿,村民占股,既美化了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收入。

泗城镇坚持将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成效、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践探索,激发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活力,以融合发展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胡陈村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乡村发展融合,建设道路9.4公里,桥涵161处,打通断头路7条,疏通沟渠8.5万米,建成高效节水灌溉田900亩,1.2万亩农田实现旱涝保收,提升了粮食生产能力。

胡陈村持续推进产业项目布局,不断做实产业项目对乡村发展的支撑作用。去年,果蔬大棚、服装加工厂、农机大院、秸秆收储中心等产业项目累计带动上百人就业创业,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过百万元。

胡陈村脱贫4年稳步成为产业强村。

泗城镇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双招双引”工作的决策部署,千方百计谋项目,全力以赴抓招商,2021年,完成招商引资6家,预计总投资4.5亿元。

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大局,抢抓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政策机遇,紧紧围绕电子、纺织等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积极承接优质企业转移。

扎实推进“双招双引”,去年累计组织外出招商8批20人次,对接洽谈企业42家,达成意向7家,预计投资5亿元,安徽感磁电子、宝鼎新型建材等6家企业成功落地,金科亚麻纺织等3家上下游企业即将进厂安装机器。

强化“四送一服”,对项目建设实行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为9家企业申请政策性奖补325.18万元,积极帮助轩墨坊家居、冠德服饰等6家“用工难”企业新招员工105人。

“面对疫情的不利形势,我们顶住压力,充分发挥资源、政策、服务优势,用好线索招商、熟人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途径,多接洽、多铺路,为后续的发展储备资源。”泗城镇党委副书记马方练说道。

追梦

初夏时节,漫步泗城。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纵横交错的环城水系,绿树掩映的园林景观,温馨舒适的居民小区……花开四季、绿意常驻,点缀了这座运河古城的街头巷里,匠心筑城、水绿交融,展开了一幅动静相宜的城市画卷。

近年来,泗城镇积极融入县城发展、服务县城发展、保障县城发展,靠前保障北部新城建设,泗县一中、泗县人民医院相继搬迁,雪峰小学新区、夏邱学校相继开班,中央公园、飞虹广场等相继建成,一座新泗州正蓬勃而起。

“我们镇村干部宁愿磨破脚板,不让建设迟缓,宁愿自己吃苦,不让群众吃亏,既要保障城市发展,更要保护群众利益,这样的发展才是有温度、得民心的发展。”泗城镇三级调研员方乃运为北部新城建设保障倾尽了汗水和智慧。

“文明创城大家干,党员干部要示范,你一砖来我一瓦,携手共建和谐家……”花园井社区书记岳喜环正在华夏园小区文明实践点开展“文明开讲”文明创建微宣讲活动。

“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红色物业”模式,让群众跟着支部干,让群众的事情群众管,让“老破小”焕发了新生机。

在关庙村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村党总支书记高立永正在调解一桩邻里纠纷。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关庙村建立了以村党总支为领导,村委会、监委会为基础,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等为补充的“一核多元”协同联动的基层自治体系,有效做到“小事不出庄,大事不出村”。

“今年我们的草莓园搞得很成功,虽然经受了疫情影响,总体上我们的种植户都实现了大幅增收。”赵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彩侠正在向村民汇报草莓园收成,动员周边群众加入产业合作社。

陈彩侠对草莓种植一窍不通的,凭借着一股闯劲,带领着干部群众调研市场、学习技术、购置种苗,在这个后进村,将致富门路越拓越宽。

“传好接力棒,一起向未来。泗城的干群已做好准备,我们将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追梦路上接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泗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文举说道。(王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