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助力战疫情,共克时艰显担当!”5月17日上午,蜀山区南岗镇新城社区收到了一面来自合肥新华公学的锦旗。相关负责人来送锦旗时,还专门对新城社区第一书记许静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封控期间,无论还是孩子生病,还是家长有情绪,都是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帮忙协调、疏导,万分感谢!”
4月18日,南岗镇突发疫情,全镇200多名职工吃住在镇上,不分昼夜,抗击疫情,服务封控、管控区群众。作为新城社区负责人,许静每日睡眠时间极少,手机成了热线电话,协调配送群众生活物资、安排核酸采样工作、处理各类突发事件,连日的劳累,致使他患上了突发特发性听觉丧失,右耳完全听不到声音,近日才刚刚出院,“好在听力找回来了!”虽然还伴随间歇性头晕,但听力能恢复,许静已经感到万幸。
突发疫情,第一书记倾力解决群众难题
“当时我们都特别紧张,我没有时间休息,也根本睡不着。”回忆起这段时间的奋战,许静感慨良多。
4月18日下午,航空新城发生疫情,许静立即根据上级通知,抽调了社区主要干将赶赴航空新城支援。下午4点,接到消息要进行核酸检测,他紧急选点,与同事一起布置了四个采样点,“好在我们之前经历了演练,所需物资、人员分配都做了应急预案。”
刚布置好,下午5点多,社区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到4月19日凌晨4点多,第一轮核酸检测工作才全部结束。忙完后,许静才突然想起,社区所有人都还没吃晚餐,他紧急购买了食物,“反正也不管是早饭还是晚饭,大家先吃点东西。”
接下来的时间,所有人吃住在办公室,许静一天睡眠多则四五个小时,电话响个不停,奔波路上。
蜀西公馆小区居民胡先生是一名肾病患者,每周二、周四要到医院透析,小区处于管控区后,去医院成了难题。4月19日凌晨1点23分,担心就诊的胡先生致电许静,“他说自己已经愁得睡不着了。”许静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安抚好他情绪,请他放心,随后便积极协调定点医院,安排点对点专人专车接送,闭环管理就医,4月19日正值周二,早上八点,胡先生抵达定点医院。小区正式解除管控区,胡先生也为许静送来了一面锦旗,“感谢你们的付出!”
4月20日,许静还接到了居民王先生的求助,“我母亲今天在家中因病去世,现在能否出殡?”王先生哽咽着说出了这句话。许静立即上门了解情况,由于该居民母亲是外地户口,并且南岗卫生院还在封控区,工作人员因疫情在集中隔离,无法开具死亡证明。
安慰了居民后,许静一方面向上级汇报,一方面积极联系殡仪馆和相关单位,办理好相关手续后,及时送到了王先生家里。拿到了手续后,王先生的父亲眼含热泪,突然跪地感谢,许静赶紧拉起了老人,“真的非常感谢,特殊时期,您来回奔波办手续,让我老伴能安心地走。”
多日奋战,劳累过度右耳突然“失聪”
合肥新华公学也处于封控区,老师、孩子都在校内,每天的核酸检测采样,许静总是带队到现场,分配物资、人员,转运医废。
学生突然发烧,是他协调医院,让学生得以及时就诊。其间,还有一位小朋友脚被划破,是他点对点带着孩子到医院缝针。封控到后期,家长们多日见不到孩子,情绪十分激动,也是许静走进学校,与校方一起安抚线上疏导家长情绪,最终迎来了解封。
协调居民就诊、配送生活物资、统筹社区抗疫……每日繁忙的工作与巨大的压力,也给许静的身体造成了一部分不适,“从5月1日开始,我就发现右耳听不清,当时没在意。”
5月2日,南岗所有区域解除管控后,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社区工作也在有序进行。当时,为了G312国道合六路拓宽项目快速推进,疫情平稳后,许静立即又带领社区人员,组织力量,开始搬迁该项目涉及的祖居户。
直到5月6日,正在社区忙着的许静,突然发现右耳什么都听不到了,“一刹那特别明显,还头晕得厉害。”来到医院做了各项检查后,才得知自己患上了因劳累、熬夜和焦虑过度引起的突发特发性听觉丧失,要求立即住院治疗,“医生说,有的能恢复,有的听力就永远丧失了。”
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星期,也是近年来,许静休息最久的几天。今年50岁的许静,在基层一线工作多年,社区事务繁杂琐碎,他却一直干劲十足,“群众的‘鸡毛蒜皮’,也是社区的头等大事,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难题,是我们的责任。”(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