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岳西新闻
岳西县探索“信用+”模式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来源:刘倩 2022-05-21 14:19:39 责编:安华 许梦源 张波

image

“村里一直想做大做强产业,资金短缺问题却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这笔钱真是雪中送炭。”近日,岳西县菖蒲镇毛畈村AAA级信用村集体经济组织拿到了信用贷款100万元,负责人姚有志高兴地说,“有了这笔贷款,村里可以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及生态农业自然资源,一条龙打造新型民宿,极大地拓宽了村民的致富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去年以来,岳西县紧抓党建引领信用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契机,突出目标导向,聚焦薄弱环节,积极发挥信用手段正面激励作用,推进信用建设制度化,以信用服务激活乡村发展动能,用信用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推进乡村治理培育良好村风民风,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突出一个重心,强化基层组织“引领力”

该县全面构建以党组织为引领的“党员+网格员+村民”自下而上的基层治理网格体系,激励引导党员在信用建设中发挥先锋作用,积极推行“信用+积分”双评价管理,把信用积分作为村干部人选、党员后备力量、村内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进一步提高居民参与信用建设的积极性,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信用“无处不在”。

“开展‘小红帽’党员责任岗及星级评定活动,有效激活了社区党员队伍,提升了党组织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天堂镇城东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夏国锋说。作为试点社区,城东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建党员小红帽队伍,以争创信用户、共建信用社区为载体,引导居民增强维护自身良好信用记录的意识,不断净化社区信用环境。

坚持两条主线,夯实信用建设“支撑力”

同时,该县积极探索构建信用评价长效机制,聚焦“信用+”模式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探索道德评议体系与信用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设立村级乡风议事厅,建立乡风文明评议长效机制,把人居环境整治、网格治理、疫情防控、乡风文明建设等农户日常生活生产内容纳入信用管理,常态化开展先进典型“群众评”、村庄发展“村民议”、移风易俗“大家讲”等多形式乡风文明评议活动,将社会化服务与信用评定结果挂钩,建立信用积分超市,实现信用积分可兑换个性化商品,激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积极性,切实发挥信用管理在基层治理中的抓手作用。

image

“信用真有用!”来榜村村民王丽君在村里举行的信用积分兑换大会上感慨道,靠着信用积分,她成功兑换了1000元的电饭煲。来榜镇结合文明评议的正负面清单,坚持运用“小积分”助推“大诚信”,采取信用积分管理的模式,为获得积分的村民进行商品兑换,将无形的行为准则转化为有形的物质奖励,通过树立“赏罚分明”的价值导向,引导居民全面参与乡村治理,营造浓厚的诚信氛围。

凝聚三种力量,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强化协同联动。围绕“党建+信用”,该县实行项目化操作、“清单+闭环”管理,形成工作合力,建立了政银共建机制和县域数据共享机制,实行金融机构包村责任制和数据复核制,织密织牢党组织引领下的金融服务网,并积极组建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团,建立定期走访联系村组、重点走访联系产业、普遍走访联系农户的“三访三联”常态化机制。

优化金融服务。该县建立健全村级金融服务室,搭建“金融人才+村级党组织+村民”的“结对帮扶”平台,将涉农部门、金融机构统筹起来,采取整村和批量、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等方式,为信用主体提供“点餐式”服务,释放金融惠民最大效应。

激发群众力量。该县着力配强乡村网格队伍力量,实行分片编组管理,使网格管理与信用建设共同发展,调整优化网格135个,聘请“五老”乡贤担任信息采集辅助员和乡风评议员,有效发挥285名网格员信息采集、服务需求收集及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作用。同时,聚焦信用体制建设、信用氛围宣传等关键环节,该县加快推进“党建+信用”“志愿服务+信用”“美丽乡村+信用”等系列信用建设活动,推行“小板凳谈心”“小承诺兑现”等基层治理微服务品牌,努力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围,凝聚“信用之力”助推全面乡村振兴。(刘倩)

image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