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青山浓郁,河水清澈,村容整洁,民风淳朴”的美丽乡村,一直是广德市杨滩镇胡村村民的心愿,2022年,杨滩镇胡村省级美丽乡村正式开始建设。
今年年初,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村民积极性高涨,胡村自然村召开美丽乡村动员大会,村民围着篝火,畅述家常,共谋家乡蝶变。会议以自愿报名、群众举荐、集体酝酿的方式,产生了包容性广、组织能力强的理事会,在会长赖国臣的带领下,理事会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积极作为,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为美丽乡村建设和后续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曾经的胡村,多数人从事造纸行业,他们以竹麻(嫩毛竹)为原料,经过腌制、制浆、手舀、烘焙等多重工序制作土纸。虽然富了大家的腰包,却也严重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当时胡村的母亲河——漍流河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黑水河。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漍流河沿岸的造纸厂陆续关停,漍流河恢复了往日的清澈。
人们总说好事多磨,胡村的美好乡村建设也是如此。早些时候,村民对美好乡村的理解不全面,对建设美好乡村项目的接受度较低。加之采取的集中座谈形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导致即使大部分人对新农村建设有了基本的了解,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对工作的推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胡村理事会在仔细研判规划的同时,结合自身村情村貌,首先组织人员去宁国市港口镇西村参观学习。在交流中吸人之长,观摩中科学定位。受到西村建设的灵感启发,理事会成员统一思想,成立“美好胡村交流”专项群聊,积极向村民宣传美好乡村的建设,将村庄规划提前沟通,让每位村民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小事直接解决,大事预先商量。让村民直接参与建设,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村民议事决议效率。
共饮一井水,同为一家人。美好乡村的建设工作不仅调动了在家人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牵动着在外游子的心。
胡村村自然村内,存在多台无功能房屋,这些破旧房屋不仅有碍观瞻,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理事会与房屋所有人积极沟通,游子们自发回村整顿房屋前后环境,拆除茅厕,村里面貌焕然一新。破旧、散养、乱堆、乱放等杂乱环境得到有效根治。
勤劳、务实、宽厚、包容的村民,不论男女老少,自发组织起来,将道路及河两岸的杂草和杂竹尽数清理。年老体弱的老人们也不甘示弱,早早起来送上解暑的凉茶和清甜怡口的水果。
越来越宜居的环境,越来越美丽的家乡,增强了村民们的幸福感,也激发着村民们的参与热情。现在的胡村,村民们充分发扬了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齐动手、共参与,努力用田园风光留住乡村诗意,让美丽村庄逐渐变为杨滩的“世外桃源”。(费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