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有纠纷,只能往法院跑。现在好啦,家门口就可以化解了。”5月24日,灵璧县法院在虞姬镇召开溯源治理工作座谈会,该镇综治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宇高兴地说。
今年4月,灵璧县法院灵西人民法庭驻村服务点通过进村入户现场勘验,在虞姬镇综治服务中心成功调解一起排除妨害纠纷。该起案件的当事人相邻居住多年,张某修建的养猪场屋顶排水排到了宋某家厨房的西边墙壁,导致厨房漏水,墙壁破裂。请村委会调解未果后,为了自家房屋的安全,宋某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张某今后所排污水不能影响到宋某家,且要赔偿自家厨房破裂损失。在得知原被告双方均有调解意向后,灵璧县法院灵西法庭庭长崔君和原被告沟通协商,约定到虞姬镇综治服务中心进行诉前调解。在下沉法官指导调解下,双方仅用1个小时就达成协议。案件处理时间短,问题解决速度快,还不用交诉讼费,类似案件之所以能迅速化解,得益于灵璧县法院推行的驻村便民服务点。
灵西人民法庭服务基层的地域半径大,3个乡镇仅有一个人民法庭,打官司路程远、耗时长,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为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便捷的司法服务,灵璧县法院积极谋划、在虞姬镇等10个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点。法庭根据村(社区)纠纷数量多少制定排班表,每周安排2名法官或法官助理到便民服务点开展调解指导、法律咨询等工作,把调解指导、纠纷化解、普法宣传、基层治理等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真正将法官的法律知识与村社干部、调解员的一线工作优势结合起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法官走进镇街村社,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不仅力促矛盾不出村、不出镇,提高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能力,也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该镇党委书记周灵宁说。(殷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