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双庙镇
双庙镇:创新“四五”机制 促人居环境再提升
来源:石笑宇 2022-05-27 14:48:10 责编:代明俊 许梦源 夏朝阳

近年来,太和县双庙镇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以人居环境提升为导向,以“五清一改”为抓手,用好“秀花”功,创新“四五”机制,促人居环境再提升。

做好五个结合,激活力。该镇坚持运用系统观念,统筹全局,突出重点,不断激发人居环境整治与各项工作结合效应。与疫情防控相结合。坚持疫情防控一刻不停,环境整治一刻不松。整合资源力量,下沉到一线战场,组织动员干部、群众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进村内黑臭水体集中整治、村内垃圾集中清理、室内室外集中消毒,以清洁家园,斩断病毒传播风险,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坚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大舞台、农家书屋等文化平台作用,引领群众养成新时代文明风尚。持续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把传统文化融入人居环境整治,打造豆庙村大张庄“唢呐之乡”文化村庄,赋予人居环境整治更多文化内涵;与平安建设相结合。坚持群众主体作用,发挥基层治理效能。调增优化网格管理,建立健全“一巷一长”机制,从群众中推选、聘用热心参与村级事务、责任心强、有威望的同志担任巷长,负责本巷事务,带领群众自主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坚持用心用情用力把好事办好,聚焦群众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着力解决群众出行堵点、垃圾污点、广告斑点,打通断头路38米,清理转运垃圾12539吨,清除废旧广告836处,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身边小事,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源头治理,固本清源。积极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壮大特色产业。实施农业“一转两扩三促”,加快转变传统农作物种植模式、种植规模,扩大中药材、扩大果园种植面积,促进农业发展绿色化、现代化,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促进秸秆利用科学化、多元化,着力解决农村秸秆乱堆、柴草乱放等顽瘴痼疾。

用好五种资源,降成本。该镇坚持绿色、节约理念,坚持走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人居环境整治路径,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盘活闲置资源,激发干群力量。用好两委干部。坚持干部带头,引领示范。落实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点、巷长包户工作机制,做到全镇107个自然村,村村有人带头干,巷巷有人做示范;用好五老人员。积极动员村内五老人员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从自家庭院干起,保持清洁卫生,利用空闲土地,打造美丽花园、精致菜园。目前,双庙镇动员五老人员168人,参与环境整治工作,为家乡建设贡献涓滴之力;用好环卫工人。优化环卫工人管理机制,强化约束激励,对工作尽责,成效显著的工人推荐参与“最美环卫工人”评选,给与适当精神鼓励、物质激励。建立健全每日“三巡三清”工作机制,做到早中晚三次巡查,做好全面清理与集中清理、随时清理相结合,确保效果持久;用好公益岗位。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做到优进劣退,落实每日签到,每天安排工作任务。五是用好热心群众。动员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组建农村环境整治志愿者队伍9支,入户宣讲,号召群众捐献闲置青砖绿瓦、石子细沙用于五园建设和道路改造。

抓好五种举措,促落实。该镇坚持多种路径、多种方式相结合,打好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地落细。抓好学习。坚持对标先进,学为我用。组织镇班子、各村书记到先进地区学习农村环境整治先进经验,通过现场观摩、边看边学边问,学习项目建设、维护管理、成本控制等诸多有益经验。组织镇班子、村两委干部坐下来分享学习感悟、实战经验,不断激发灵感,激活创新动力;抓好调度。坚持把调度纳入工作落实的全过程,挂出作战图,晒出时间表,每周开展工作调度,设立落后专座,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倒逼各村负责人、项目责任人想尽办法抓落实抓进度抓效果;抓好指导。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对标对表抓质量抓指导。成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指导小组3个,分别由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镇长,人大主席担任组长,划分网格,分区分片进行指导,督促落实,确保项目建设质量高、成效好;抓好评比。坚持选树典型,示范带动。建立健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月一评比”机制,对先进单位在镇村干部大会进行表彰,授予荣誉称号,让有为者有面,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总结优化“美丽庭院”“最美环卫工人”“优秀巷长”等先进家庭“一季度一评比”工作机制,让出力者出彩,切实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激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自觉性;抓好奖惩。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切实发挥奖惩激励约束作用。引进擂台争夺、赛马夺冠等竞争机制,明确奖励标准,惩罚界限,让各村相互比拼、互相竞争、相互促进,让干部在实干中得实惠,在懒散中吃亏。

​建好五项机制,求长效。该镇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总结有益经验,建立健全常抓常管工作机制。完善宣传机制。利用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召开群众会等形式,营造浓厚氛围,宣传发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促进群众自觉养成爱环境、爱家园;完善每月评选机制。以村为单位,每周开展3-4个庄的评选,实现每村一月一轮全覆盖,月评选户数达10%以上;完善工作专班机制。组成环境整治工作专班,制定标准,压实责任,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全程督导、指导、评分,结果纳入村级绩效考核;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我镇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村干部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占比40%。每月每村至少完成两个自然村庄的人居环境整治,月底进行集中观摩评比,按照排名分别给予以奖代补资金,做到整治工作经费有保障;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做到集中清理一步到位,长效管护步步扎实。压紧压实农户、巷长、环卫工人、包保干部“四方”责任,凝聚合力抓管护抓长效。第一是农户做好院内院外环境卫生。第二是巷长抓细巷内环境监测督促农户自觉保持卫生。第三是环卫工人每日开展集中清理,确保垃圾转运及时不留污渍。第四是包保干部定期检查,协调力量解决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石笑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