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中 :产创融合 赋能科技成果转化“源动力”
来源:江淮时报 2022-05-28 11:58:26 责编:曹昱 王悦

微信图片_20220527163915

省政协委员、滁州市政协主席汪建中

聚焦“有什么”,让手上成果活起来。一要充分发布。筛选足够数量具有转化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充分宣传推介,让企业“看单点菜”。二要搭桥铺路。大力发展高校院所类、行业类、区域类、服务类技术转移机构,设立技术经纪职称,让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发明披露、评估、对接谈判等,帮助科研人员顺畅、安心地与企业开展合作。三要沿途下蛋。依托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大院大所设立新型转化机构,解决初创企业缺乏设施和技术平台的瓶颈,架起科研服务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双向车道”。

聚焦“要什么”,让需求导向树起来。一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大体量、多学科协同攻关,形成原创性成果。二要瞄准全省产业需求。围绕十大新兴产业体系,结合各地主导产业,统筹分类组建产业链研究院,实现“多链协同”。三要瞄准市场主体需求。积极引导企业上线广撒“英雄帖”,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从源头推动成果与市场对接。

聚焦“破什么”,让转化路径通起来。一要解决“评不准”的问题。完善成果多元价值评价体系,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等进行分类评价。二要解决“不想转”的问题。落实高校、院所、国有企业自主处置权,完善尽职免责规范和细则,明确国有无形资产管理的边界和红线,依法依规“一事一议”,解开单位和人员“心结”。三要解决“果不熟”的问题。积极引进高水平技术转移机构来皖设立成果熟化平台,推动成果孵化转化。

聚焦“帮什么”,让创新生态优起来。一要搭建“创新联盟”。加快构建一批龙头企业牵头,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技术创新联合体,完善开源共享的“竞争者合作”机制,建立“乔木”“灌木”共同成长的产业生态,实现补链、稳链、强链目标。二要招引“精兵强将”。实行“薪酬谈判”“人才双聘”“项目经理”等举措,建设一支规模大、创新精神强、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人才队伍。三要注入“金融活水”。支持大学科技园、院所建立概念验证引导资金、风投基金等,推广投贷联动、人才贷等做法,组建市场化运作的成果转化基金、天使基金等,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提早介入、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