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抗疫工作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疫情防控“科学假说”等不良论调。近日,安徽省科协动员全省各级科协开展“科学抗疫、科普在行动”系列活动,营造科学抗疫的良好社会氛围。
当日,安徽省科协邀请省医学会、省预防医学会、省中医药学会、省医师协会、省心理卫生协会专家,以及人民网、安徽日报等6家主流媒体参与座谈,就进一步做好涉疫社会科普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省科协副主席刘旭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省科协科普部部长钟玉坤介绍了推进涉疫社会科普工作的相关举措。“一方面,我们计划建立涉疫社会科普资源库,组织相关专家撰写科普文章、录制科普视频,并收集梳理最新的权威抗疫科普资料。另一方面,我们将加强涉疫科学辟谣,发挥全省90余万科普信息员作用,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同时在安徽公众科技网开设‘科学辟谣’专栏,动员相关权威专家及时回应关切、科学发声。”钟玉坤介绍,省科协还将发挥主流媒体和科普安徽的宣传优势,通过全媒体平台扩大传播范围,提高社会影响力;动员全省1.9万个基层科级志愿服务组织和29万余名科技志愿者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与省直单位和市、县科协的协作联动,全方位加大涉疫社会科普力度。
各协会专家和媒体踊跃发言,表示将积极支持配合省科协行动,全力做好涉疫社会科普工作,并提出了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结合座谈提出的意见建议,不断丰富‘科学抗疫、科普在行动’方案。充分利用学会专家资源,加强涉疫科普资源整合力度,让涉疫科普知识具备科学性、可读性、权威性、普及性,科协将加大与各省级学会和媒体合作力度,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做到‘动态不清零、科普不掉线’。”最后,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旭总结道。(安徽党媒云记者 许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