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丰收时。近日,在安徽省利辛县张村镇,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于金色麦浪中,一阵阵浓郁的麦香扑鼻而来,一派忙碌红火的收获景象,丰收的喜悦荡漾在辛苦劳作的农户们的脸上。
张村镇域内9万余亩的小麦已陆续成熟,夏收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开展,该镇18个社区(村)组织党员干部成立夏收帮扶队,组织全镇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及跨区作业的收割参与“麦收会战”,全力以赴收割小麦,确保夏粮丰收。积极对接收割机械、秸秆打捆机械、秸秆运输车辆、做到调得出、用得上,同时深入田间地头,让夏收群众有机可用、有人能帮,全力以赴打好麦收仗,保障夏粮适时收获,颗粒归仓。
多年来,张村镇红光村种粮大户孙中士都是以种植小麦为主。2022年,孙中士种了450亩地的小麦,预计亩产量可达520公斤,亩均产量比2021年多30公斤。看着运输车里堆起的麦粒被倒入库房晾晒场的那一刻,他不时拿起几颗丢进嘴里。
“收割完后,我们就用打捆机将小麦秸秆打包成捆,送到秸秆发电厂用来发电。” 对于田里的秸秆,孙中士自有打算。
“400多亩小麦产量可以达到200多吨,现在麦子的收购价格是每斤1.5元,总收益可以达到30多万元,效益非常不错。2023年我计划增加小麦种植面积。”孙中士说。
据了解,孙中士在红光村委会的帮助下流转土地400余亩。从犁地、播种、打药、施肥,再到收割,孙中士采取全程科技化的模式,节省了农业作业时间,也提高了农业效率。同时还吸纳周边群众务工,带动附近村民就近就业。村民们通过在麦田里务工,不仅学到了科学种植技术,科技化田间管理,又拓宽了致富门路。
“我们村小麦的种植面积有4500亩左右,收成非常好。2022年小麦平均亩产量在1000斤左右,现在小麦收购价格稳定,百姓们又迎来了丰收年。”红光村党支部书记程峰说。
近年来,张村镇紧紧围绕粮食安全抓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从过去的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科技农业进行转变。该镇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加强科学技术服务和科学田间管理,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科技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