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兵:昔日“捕鱼人”变身“护渔先锋”
来源: 保定街道 2022-06-09 17:53:22 责编: 聂梅

1974年8月出生的杨文兵本是滁州市凤阳县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1979年夏天,5岁的杨文兵随着父母乘坐着一条破旧的渔船停靠在了鸭棚村头棚码头边,一家人以船为家,从此便在这片水域扎下了根。从小看着父母每天操持着渔船起早贪黑地出去捕鱼,看着父母那被江风吹满皱纹黝黑的脸庞,杨文兵不认直视,16岁那年毅然离开了课堂,也走上了捕鱼之路,这一干就是30年。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小木船变成了大铁船,小木浆变成了柴油机,曾经的懵懂少年如今已是年过半百,一双儿女也已成家立业。近30年的捕鱼生涯,他深深地体会到鱼越捕越少,也越捕越小。

2020年,在得知了长江十年禁捕的政策后,杨文兵积极响应,主动选择了退捕上岸,家里的渔船、渔网和所有的渔具也全部进行了拆解销毁。别人问他:“你这捕了一辈子鱼,怎么舍得放下啊?”杨文兵说”:“我也是有孙子的人了,我不能把子孙后代的鱼都给捕完了,我还要给他们留下一点鱼苗,留给他们去捕。”

随着长江“十年禁渔”全面铺开,超过11万艘渔船停驶,近30万渔民洗脚上岸。他们中,有一群人留了下来,昔日“捕鱼人”变身“护鱼人”,成为长江协助巡护员。为了让长江从“无鱼”到“有鱼”,让母亲河恢复勃勃生机,政府又在积极招募志愿护渔队员。杨文兵得知后,喜出望外,主动报名参加了鸭棚村协助巡护员。2020年9月20日,用他的话就是:“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杨文兵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协助巡护员,从一名“捕鱼人”成“护鱼人”。同年10月,保定街道办事处成立了长江禁捕护渔队,其中就有杨文兵。

作为一名资深渔民,保定街道所管辖的这片水域,哪里有鱼,哪里适合下网,哪里适合垂钓,他都了然于胸。老渔民们在岸边巡逻、水上巡查、日常劝导管理、政策宣传等方面发挥了支持支撑和保障作用,已成为渔政工作的一支重要协助力量。尤其是杨文兵因对这片湖水的感情,热情极高,充分发挥自身的经验,为长江护渔工作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长江沿线华电出水口是一个很好的渔场,这里江鱼成群,非常适合垂钓,出现偷捕的可能性非常大,杨文兵上任后立即上报给渔政中队,市渔政大队十分重视,经过周密的谋划和部署,联合多个部门多次蹲守,终于抓获一起团伙偷捕案件,共抓获非法捕捞人员6人,非法捕捞渔获150余斤。这其实只是他工作以来的一个缩影,600多个日夜的坚守,他踏遍大江两岸,共劝退垂钓人员40多人、收缴垂钓渔具50多件。

日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杨文兵总是按时来到禁捕值班室。每天走在熟悉的江堤上,认真巡查着每一个熟悉的角落是他的日常。脚踏这方热爱的土地,杨文兵就用这样一个朴实的行动守护着这一江纯水、为子孙万代站好每一班岗。(巫翠云 赵东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