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天刚蒙蒙亮,此起彼伏的“嘎嘎”声就打破乡村的宁静。近日,在安徽省利辛县胡集镇秦寨村白鹅养殖基地,一群白鹅正在悠闲漫步,叫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工人正在忙着给料槽添满青米,围栏里一只只大鹅探出长长的脖子争相啄食。
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壮实的年轻人在鹅棚旁正忙得不可开交:粉碎饲料、清理食盆、打扫鹅棚……不一会儿,汗水就布满了他的脸庞,这个人就是养殖场的主人苏杰。
苏杰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但是骨子里却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儿。他依托家里周边可利用的资源,对大鹅进行有效范围内放养。同时,他还积极做好大鹅疾病的预防工作。闲暇时间,他就忙着“充电”,学习大鹅养殖科学知识和现代化技术。
终于,他的不懈努力和付出换来了可喜的回报,截至2021年,苏杰的养鹅基地的养鹅数量已经发展到2000多只,效益非常好,销售大鹅获益可以帮助他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
“我引进了两个大鹅品种,分别是‘皖浦白鹅’和‘普三肉鹅’。‘皖浦白鹅’成长期约一年,期间进行一次打绒,年底作肉鹅销售,还能收获鹅蛋出售,单只年收入能达到300元。‘普三肉鹅’成长期70-90天,出栏快,成活率高,作肉鹅单只收入约85元余元。每到用工时期,能带动周围贫困户到鹅棚工作,每天每人60-70元的收入。”苏杰说。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胡集镇积极发挥本土人才作用,发展特色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升级产业结构,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以“党支部引领+种养殖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产业,拓宽农业发展道路,促进群众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