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午收,我镇同外地秸秆回收公司签订合同,10万亩秸秆全部离田,避免焚烧造成环境污染,给群众增加额外收入。”6月9日上午,在灵璧县朝阳镇大湖村秸秆离田现场,镇长程坤指着正在紧张作业的打捆机、搂草机、装运车辆时高兴地说。
为坚决杜绝秸秆焚烧现象,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焚烧隐患,提高秸秆利用率,朝阳镇党委政府从“我为群众办实事”入手,主动与外地多家秸秆回收公司签订合同,创新求实,大力推广秸秆打捆回收技术,为群众解决耕作难题,促进农民增收。
据朝阳镇主抓农业的负责人李拍介绍:“全镇已组织秸秆离田机械和车辆1200多台(辆),投入600余人力清运,10万亩秸秆被综合利用,现已打捆离田9万多亩,实现了秸秆不焚烧,资源不浪费,环境不污染。”
“每打一捆秸秆,除掉装卸费用,盈利150元左右……秸秆回收利国利民,质量好的可以作饲料,可以搞养殖,可以种植食用菌,既是一个可观的‘金蛋蛋’,更是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有效举措。”秸秆回收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在周庄麦田打捆现场,农机手精准操作,不一会,打捆机便吐出一个个“金蛋蛋”,打捆过程便捷迅速。“秸秆打捆省时省力,地里的秸秆很快就被清理干净了,不用担心着火,不耽误播种农作物。”青年农民晏慧敏称赞道。秸秆打捆离田再利用是推进秸秆能源化、饲料化、原料化的重要举措,不仅为农民解决了困难,减少焚烧隐患,而且变废为宝,有效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马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