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天气晴好,安徽省利辛县旧城镇六万多亩农田的“三夏”工作已接近尾声,91台秸秆打捆机在田地劳作不辍,如同一个个力尽不知热的“农保姆”。
“今年我们统筹各农机企业包村进驻,保证每千亩田地至少一台打捆机,避免出现打捆不及时、不彻底、延误群众夏种工作的情况。”旧城镇人大主席陈明说道。“为了避免出现往年存在打捆机分配不均、机少田多等情况,今年我镇提前布局,对农机合作社严把‘资质准入、控茬高度、工期进度’三道关卡,通过点验打捆机数量、核查农机手驾驶证来甄别农机社资质,并根据各村农田分布情况进行合理分包。来自9家农机社的91台打捆机已分别与全镇13个村210个网格完成对接,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亩、不歇一天。”
“往年网格划分的不合理,我买的打捆机使用效率很低,今年根据实际情况划出了适当的分包区,俺的16台打捆机再也不担心有力没处使了!”陆伟华农机合作社的陆伟华高兴地说。
陆伟华的合作社承包了一万亩小麦地的秸秆离田工作,十六台打捆机全部投入使用,预计今年收入比去年可多三万元。“今年打捆机来得多,政府还给秸秆都找好了销路,俺们收起粮食来都更有劲了!”种粮大户王淑华兴奋地说。他承包了1000亩土地种粮,每年清理秸秆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近两年,政府帮忙秸秆离田,不仅省去了一大笔农业成本,而且1000亩土地回收的秸秆,就可增加约六万元收入。
“今年打捆机提早进驻,推动了‘三夏’生产和秸秆禁烧工作的关口前移,而且我镇已联系多家养殖场、专业合作社与农户达成出售协议,通过资源化再利用,秸秆将从废品摇身一变成为农户的‘心头好’,为旧城镇乡村振兴注入了生态‘动能’。”旧城镇党委书记张晔说道。(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