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镇里拍卖,我花了20万元,拍到了1个站点的收储权,到今天已收1.3万吨麦草了。”6月11日,涡阳县石弓镇温庄村收储点,阿帮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连帮正在清点刚收的秸秆。午收前夕,石弓镇举办了全省首场“秸秆拍卖会”,13家收储企业竞拍该镇84098亩小麦秸秆收储权,最终6家企业中标,共拍出1273244元,溢价超过50%。
“以前镇政府按照30元/亩请人来打捆,每年要花掉260多万元;农民还得自己运到收储点,象征性地得点报酬。”石弓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赵虎告诉记者,随着秸秆产业化利用的推进,当地涌现多家收储企业,秸秆越来越“抢手”,多头收购也一度造成混乱。为减轻镇财政和群众负担,加强收储管理,他们决定探索秸秆竞拍新模式。
拍卖前期,石弓镇制定了《秸秆竞拍细则》和《秸秆竞拍注意事项》,委托安徽首信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公开竞拍。该镇根据收储面积、地理位置和小麦长势等因素,在14个村设立7个秸秆集中收储点,竞拍人选择意向收储点进行竞价,竞价成功后,由其出资做好该区域秸秆打捆离田和集中收储工作。
张连帮告诉记者,拿到收储权后,他比往年多收了近8000吨秸秆。“我们将把秸秆加工成精品饲草,销往外地的养殖企业。每吨秸秆的收储成本大约是320元,加工成本约200元,销售价预计65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除去竞拍成本,还有近80万元的利润。”
“我村耕地面积9363亩,拍卖收益13万余元。”石弓镇石羊村党支部书记许伟伟介绍,这些收益由企业统一缴纳到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代管,“将在镇里监督下,用于村庄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赵虎也表示,企业统一收储省时省事,群众也很欢迎。“下一步将探索对村民进行二次分红,进一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约为4682.82 万吨。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负责人表示,石弓镇在全省率先探索秸秆竞拍新模式,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了相关各方收储和利用秸秆的积极性,对于全省实现“以用促禁”,加快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安徽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王逸群 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