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地街道浅水湾社区作为首批市级“五社联动”观察点,结合社区实际,动脑筋、想办法,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活动载体,拓展服务平台。依托社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根据居民需求和项目设计,引进公益服务类型社会组织共同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形成“社会服务平台+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会资源+社区自治组织‘五社联动’”机制,创新社区治理,提升社区服务,激发多元参与,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
党建引领,搭建社会服务平台体系
搭建“区域化”党建体系,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的“区域化组织体系”,按照党建标准化要求,打造1100平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构建四个综合服务区,即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红色教育基地,以社区工作站为重心的便民服务大厅、以社会服务站为支点的志愿服务中心和以社区居委会为基点的群众议事大厅,实现党组织对“五社联动”的统筹和领导。
多措并举,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按照“培育引导两手抓、党建业务双孵化”的原则,将社区党建工作融入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中,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社区依托社会服务站,建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加强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培育,强化社区公益、慈善、养老服务等各领域专业社工机构建设。对具备登记条件的社会组织,通过采取孵化培育、降低登记门槛、简化登记手续、直接登记等方式扶持其发展。对不具备登记条件的社区服务型、公益型、互助性社会组织,通过提供办公场所、实施备案管理等方式,支持其发展。目前孵化社会组织13家(蜀山区红太阳公益服务社、乐治文明巡查队、乐邻楼栋一家亲、蜀乐家园残疾人就业辅助中心等);培育社会组织党组织1个(安徽红太阳公益之家志愿者服务中心党支部)。
通过采购或特定委托方式,向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机构购买服务,通过社会组织进驻、社工岗位专职人员派驻、项目设计运作、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式,落实服务实施、服务管理、资源整合、培养培育等功能的发挥。
发挥优势,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地处政务区,毗邻经开区、包河区的优势,积极联络地方高等院校和社会资源,在社区设立社工专业大学生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工作;力争社区工作者“社会化”,培育社区自有社工队伍。截至目前,社区有社工师5人,其中助理社工师4人,中级社工师1人,力争2年内实现社区工作者全员持证上岗。
厘清职责,深化社区自治组织建设
厘清社区工作职责,整合公共资源,合理分工,按照“一居一站”的原则,设立“社区社会工作站”,将社区居委会依法协助完成的政府公共服务,交由社区社会工作站承担,形成党组织领导、居委会组织居民自治、社会工作站承接政府行政职能的合署办公、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社区治理“三位一体”模式,拓宽社区自治平台。
“五社联动”大大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使人居环境更和谐、社会治安更稳定,为改善居民人文环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五社联动”体系促进下,浅水湾社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为民服务宗旨,积极作为,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幸福和谐社区。(詹伟伟 苏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