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青山乡
青山乡:稳脱贫促振兴 件件小事服人心
来源:青宣 2022-06-17 16:42:10 责编:代明俊 许梦源 夏朝阳

“群众事情无小事,群众满意是根本。”这是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黄大桥村驻村工作队的口号,也是驻村工作队给村里所有村干部提的要求,村里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以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标准,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去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晓民情、知民意、尽心尽责做帮扶。黄大桥村作为帮扶村,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工作队长一职由当兵出身的办公室副主任荣锐担任,并挑选年轻能干的姚东同志为乡村振兴工作队副队长,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能吃苦,能战斗的队伍。

在驻村工作队以及村两委的带领下,黄大桥村如期脱贫摘帽,并获得裕安区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很多年轻干部都不愿意驻村,但是有着三年大学生村官经验的姚东明白,村里需要年轻干部,要干事,想干事,就得去基层,弯下身子去农村,乡村振兴之际,他主动请缨,选择驻村。“看到你们工作队继续在村里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我们的幸福生活就更有盼头。”村里的老百姓看到工作队时带着笑容说道。

作为年轻队员,姚东对自己要求很严,驻村之初就自己加压,一个星期内必须将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了解清楚,熟记于心,为了更好摸清掌握每户村民的基本情况,他加班加点,逐一走访各村民组,召开板凳会,拉家常,详细了解并记录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以及对黄大桥村未来发展的建议,对在遍访中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分门别类记录、认真加以研究,逐项制定解决方案,并如实将掌握的信息和难处反馈给工作队和村两委,明确工作举措,细化工作落实。

板凳会上,多数村民反映农业灌溉用电难,庄稼靠天收,立杆架线费用需要三四万元,村集体经济薄弱无法承受一时陷入困境。针对此事,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共同开会,研究决定由姚东负责协调落实,他积极联系国网六安市城郊供电公司,解决群众抗旱用电心病,多方争取资金,修建水塘,保障百姓灌溉用水。

疫情期间,姚东更是主动担当疫情防控“急、难、繁、重”任务,多次夜间执行各项任务:驻点值班,对转阳患者及与其有密切接触的人家进行环境消杀;向被封控群众解释了六安市疫情防控规定和居家隔离规定,留下个人联系方式,有困难找工作队,确保第一时间能解决困难;在10轮核酸检测工作中维持现场秩序,积极协助核酸检测工作,帮助无法操作智能手机老年人、幼儿、上网课的学生进行信息采集,实现特殊群体即来即测即走,对行动不便的逐个上门采集确保应采尽量采;正面宣传引导群众科学做好防控工作和理性认识疫情,消除恐慌情绪,筑牢了黄大桥村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关爱五保户从不迟到,村里的五保老人生病出院,他总是自掏腰包第一时间买肉买排骨,关心慰问,让老人感受集体关怀……

夯实产业基础,才能带动乡村振兴,这是姚东驻村后就黄大桥村如何发展提出的第一条建议,为此,驻村工作队多次带着村两委实地考察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经济。黄大桥村小学一直废弃,杂草丛生,工作队积极探索谋发展,招商引进农家乐,收取租金,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不闲置、不浪费,将老村部租给有需要的本村村民,增加收入;根据村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投资建立环保达标的养猪场,再将养殖场租给养殖大户,一方面收取租金,一方面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该养猪场现养殖生猪2000头,年租金近7万元;针对农村荒地比较多的现象,驻村工作队到村到户做工作,将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并承诺同意流转的村民优先在产业基地就业。流转的土地由村统一对外招商,引进优质蔬菜秋葵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由村集体具体负责实施,由招商老板负责销售,不仅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农民土地出租租金,还能有效利用农民闲置土地,也能大范围带动村里闲置劳动力,通过种植秋葵这种带动就业模式,之前不愿意流留转土地的老百姓主动到村里询问什么时候还有新项目,希望能用自己家的地。

黄大桥村田间地头、村间小路常常能看见姚东工作队忙碌的背影,最初的姚队长现在成了老百姓口中的小姚,一声声小姚叫得让人特别有成就感,这是群众的认可。姚东经常半夜接到老百姓的电话,反映家里这样那样的家庭矛盾、困难,无论什么时候,他总是耐心地劝说,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第二天一定到百姓家里做工作。只要村里哪家有困难,姚东一定第一时间赶到,黝黑的肤色是驻村这一年最显著的变化,他给困难村民扛过稻子,申请过公租房、买过被褥、买过菜……

​黄大桥村驻村工作队一直有一套完善的困难化解机制,村民有困难,不管什么困难,只要反映到工作队,一定想办法解决。注重事后总结,及时谈心谈话,开导教育引导,以德服人。驻村工作队还想法设法加强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农村大舞台,送戏进村,送电影进村。还经常性地开展家庭、家教、家风教育活动,把乡亲们聚在一起,选最美婆婆,最美媳妇,引导村民孝敬父母,重视亲情。(青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