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区4#表箱下线处铜铝线鼻子温度超过80℃,温度异常,确定为台区漏电点,请尽快安排运维人员配合现场消缺”。6月28日,宿州城供电公司朱仙庄中心供电所工作人员手持红外测温仪在10千伏后场线黄秦台区进行高损台区巡视排查工作。
因连续强降雨结束,天气晴朗,气温急剧上升,配变台区用电负荷也随着急剧攀升,低压线路设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部分老旧台区的低压设备由于自身老化、接线松动,极易出现漏电发热情况,会消耗大量电能,从而导致台区线损发生突变。通过“运检+营销”专业联动,依托用采系统发布的每日高损台区明细,组织运维人员针对性开展配电线路、设备测温工作,掌握设备状况,及时发现“发烧”设备,根据现场排查情况精准制定高损台区治理措施,确保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同步压降。
此外为保障辖区夏季用电高峰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宿州城郊供电公司利用各类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对辖区内电力设备的电压、电流、负荷,以及各桩头、接头主要发热等部位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发现的发热点和负荷异常现象进行重点分析,杜绝因设备严重发热、过载烧坏而引发故障,防止电网“中暑”。
截止至6月底,宿州城郊供电公司低压综合线损累计完成2.36%,同比压降0.25个百分点,其中采取技术改造措施治理高损台区80余个,月均损耗电量减少约11万千瓦时。下一步,宿州城郊供电公司将继续开展专业联动工作,结合台区线损波动情况,加强设备巡视力度,持续为设备把脉“问诊”,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持续压降低压线损。(通讯员 马腾飞)(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