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萧县人大常委会多措并举,持续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充分发挥备案审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和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功能,努力开创备案审查工作新局面。
强化备案审查工作组织领导。萧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主任会议专题研究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听取工作开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备案审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备案审查工作列入常委会年度监督计划,2021年7月,该县在全省率先听取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报告,6月23日,萧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再次听取了2021年以来开展备案审查工作的情况报告。备案审查工作写进《萧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在人代会上向全体代表报告。
加强备案审查工作队伍。为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力量配备,在2019年机构改革中,县人大常委会向县委申请增设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县编委批准设立县人大备案审查股,配备股长1名,实现有专门机构有专门人员。
提升备案审查工作专业化水平。县人大常委会注重借助“外脑”力量,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专业化。4月13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朱永亮带队到市人大法工委就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进行专题学习交流,探讨如何加强和规范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4月15日,又组织召开“一府一委两院”相关负责人参加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座谈会,组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专家库。5月11日,召开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专家交办会,首次邀请相关专家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这标志着萧县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借助“外脑”正式启动,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形成备案审查工作合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涉及的部门较多,要做好工作,需要各职能主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县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股按照程序和要求,负责规范性文件的接收、登记、分送、存档、审查结果告知和督促、协调等具体工作,监察和司法工委负责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其他工作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工作,和专家库成员审查一起形成“一报三审”同步进行。同时,县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一委两院”、乡镇人大之间,密切联系沟通,不断提高文件报送的及时性和审查质量。在审查过程中按照需要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提升审查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完善备案审查工作机制。为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备案审查工作的新需要,该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备案审查全流程工作。根据《安徽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实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规定》,结合实际,修订《萧县人大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办法》,推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郑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