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坟台镇
坟台镇: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
来源:刘航海 2022-07-01 20:12:54 责编:侯剑 许梦源 夏朝阳

近年来,太和县坟台镇民族村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亮点纷呈。

该村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小蘑菇产业”扶贫项目。累计投入资金568万元,建有标准化蘑菇大棚30个、标准化烘干车间1座、配套专业生产机器若干。同时依托“小蘑菇”项目,党员干部带头,建立了本村县级特色种植基地,带动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发家致富,2017年至2020年带动特色种植604户次。

2016年以来,民族村依托政策优势,大力推广“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模式。一是通过组织和介绍剩余劳动力本地务工、省外务工等途径增加贫困户收入。二是为贫困人口量身定制,开发各类扶贫就业公益岗位来增加收入,贫困人口中有保洁员3人,护林员1人、护河员1人、公益岗位50人。三是通过本村种养殖香菇大户,带动贫困户打零工来增加收入。通过就业扶贫,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部解决,全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升。

为切实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党员干部的积极努力下,民族村成立了合作社,创新工作思路,打破秸秆收储企业惯性思维,引入竞争模式,变以往的“付费”为“收费”,通过为秸秆收储企业提供仓储和服务等方式,收取每亩3元的服务费,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余元,带动全镇村集体经济增收35万余元。

“双基”建设极大提升了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生活质量。一是路好了。几年来,累计修建村内道路7.8公里,村民告别了雨天出门两腿泥的日子。二是桥涵多了。几年来,兴修农田基本水利76处,有效减小了旱涝灾害对农田的影响,为群众生产创造了便利条件。三是书有了。村里建立了农家书屋,吸引广大群众前来借阅观看,有效助力群众提升文化科技知识水平。四是舞来了。修建了标准化的公共服务中心和大舞台,每到傍晚,跳广场舞的群众络绎不绝,丰富了群众的娱乐文化生活。五是医到了。实现了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均设有合格执业医师,小病、常见病在家门口就可以看了,让看病不再难。还有,村里成立了社保工作站和残疾人服务站,群众和特殊人群享受服务更加便利。

在吃喝不愁的情况下,村民又对环境有了更高的期望,在上级专项资金的扶持下,该镇2021年投入66万元对李大庄至教门庄道路进行拓宽及拉铺,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还有效提升了人居环境,教门庄成为全镇人居环境整治的示范点。今年,该镇已争取上级资金152万元,实施民族村李大庄中心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系统项目,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刘航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