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岳西县头陀镇的“农民夜校”在各村民组遍地开花,该镇坚持“农民夜校”为农民,帮助村民了解更多党的支农惠农政策,掌握农业农村生产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传播文明新风。一场场“农民夜校”的开展,拓宽了村民产业市场化的思路,提高了老百姓收入,推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服务,教学内容通俗易懂
晚饭后,村民们齐聚一堂,集中坐在村民组长家中津津有味地聆听讲座,村两委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重点宣讲严禁耕地撂荒、疫情防控、严禁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平安建设、防汛、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反诈人民战争、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当前重点工作,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原来村干是一户一户地走访村民,现在夜校把村民集中起来宣讲党的政策,氛围浓了,村干和村民更和谐了、心更近了,我们村干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梓树村村委储凤翔兴奋地说。
树立典型,村民受益效果明显
“农民夜校”开办以来,呈现出培训形式活、参与热情高、培训效果好的态势, 老年人谈经历、年轻人谈想法,让村民积极参与到“夜校”中来,营造“围炉话桑麻”的良性互动氛围,党的声音传进了千家万户,农民群众找到了获取知识的“加油站”,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驱力”,党员干部和群众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农民素质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增强。
“夜校里,各位领导送来了实实在在的党的好政策,还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产业发展的新技术,譬如农机补贴申请流程、养殖场建设申报流程等,让我们村民少跑路,简化了许多程序。”石盆村村民刘和明说。
因地制宜,建立长效学习机制
各村将结合村民需求,常态化开展“农民夜校”,充分利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资源,逐步将“农民夜校”学习活动延伸到各个村民组。营造生产生活建设、技能技术学习、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提高群众综合素质,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推动农村全面发展进步,坚定农民群众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感恩党。
“小课堂蕴含大能量,‘农民夜校’激活了乡村‘造血能力’,弥补了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补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技术短板,帮助农民群众脑袋口袋‘一起富’、精神物质‘双振兴’。” 头陀镇镇长刘振兴表示。(刘会生)